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电针    针灸疗法    针灸学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机械类    

被引量:13,819H指数:46WOS: 68 北大核心: 1,179 CSSCI: 21 CSCD: 1,24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
1
《中医杂志》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喻晓春 朱兵 高俊虹 付卫星 逯波 崔海峰 秦联萍  出版年:20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504506和2005CB523308);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7072053)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
关键词:穴位 动态  痛觉过敏 科学基础  
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2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 霍金 赵冏琪 袁永 王京京  出版年:2017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Z070807
本文旨在对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做一概述。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AJD),以"穴位埋线""穴位埋藏"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 000余篇。总结分析发现,穴位埋线疗法...
关键词:穴位埋线 作用机制  述评  
穴位敏化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3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朱兵  出版年:2019
机体在病理过程中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这种感觉异变称之为"敏化"现象,其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是动态的,其"开/合"状态和功能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穴位是...
关键词:穴位 穴位敏化  神经源性炎性反应  牵涉痛
穴位可塑性:穴位本态的重要特征
4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朱兵  出版年:2015
穴位具有"反映病邪"(诊断)和"痊愈疾病"(治疗)的两大基本功能。穴位可塑性是疾病过程中体表出现的一种以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为主的病理生理学动态改变,它能同步激活机体自愈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穴位 可塑性  敏化 交感-感觉偶联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
5
《中国针灸》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GCP中心 文碧玲 周华 刘保延 孙国杰 刘炜宏 彭锦 胡镜清 何丽云 房繄恭 訾明杰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53B00
基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治疗冷哮,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的现代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根据中医针灸学科特点,分析夏季三伏贴敷治疗咳喘病的常用腧穴和穴位处方选穴规律。结果显示冬病...
关键词: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咳嗽 哮喘 穴位处方  综述文献  
《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6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中心;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 陈滢如 杨金生 王亮 吴远 屈建峰  出版年:20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2009-0009-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程莘农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2015年《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作为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已正式发布出版。本文从指南目的、指南方法学、指南适用疾病范围、具体推荐方案主体等方面进行解读,为针灸临床医生使用该《指南》提供便利。该《指南》在全面检索针灸治疗...
关键词:肩周炎 针灸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
刺血拔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P物质的影响
7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田浩 田永静 王兵 杨莉 王莹莹 杨金生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46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刺血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注射针点刺及负压拔罐器拔罐治疗,隔日1次,治疗8次;...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刺血疗法 拔罐疗法 P物质
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
8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苏李 李亮 杨金生 朱兵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720)
艾灸是指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健和治疗经验...
关键词:艾灸 机理研究  综述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
9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彭增福  出版年:2008
西方针刺疗法的核心激痛点(trigger point)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有太多的相似。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部位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
关键词:疼痛感受器 取穴/方法  针刺穴位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穴位的本态:穴位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
10
《中国针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何伟 吴美玲 景向红 白万柱 朱兵 喻晓春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205;8133008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正常穴位、不同部位穴位、刺激后的穴位、疾病状态的穴位局部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正常的穴位处存在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标记的神经纤维和形态完整...
关键词:穴位,局部  穴,本态  组织化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