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韶关大学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土话    方言    客家话    小说    公文写作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80H指数:9北大核心: 24 CSSCI: 23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梅县方言的“来”
1
《语文研究》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 林立芳  出版年:1997
梅县方言的“来”林立芳梅县方言的“来”使用频率很高,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助词和语气词。本文拟对“来”的这几种用法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上作具体的描写和比较,并从词汇和语用等角度加以检测。文章着重讨论助词“来”和语气词“来”的...
关键词:助词“来”  梅县方言 普通话  梅县话 事态助词 语气词 说话人  现代汉语语法 “了”  “去”  
范例教学及其相关情况简述
2
《韶关大学学报》韶关大学中文系 赖华强  出版年:1999
本文根据范例教学对当前我国教育仍然具有的深刻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对范例教学,包括它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影响及后发意义,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介绍。
关键词:教育学 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 教学论 定义  发展历史  教学特点 教学原则
试论汉语方言岛
3
《学术研究》韶关大学中文系 庄初升  出版年:1996
历史上操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迁入操另一种方言的人的地盘,他们所带来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围下,就如大海上的岛屿,即是通常所说的“方言岛”.现存的汉语方言岛基本上都是在明、清两代形成的.明、清以前,虽然也曾有过一些方言岛...
关键词:汉语 方言岛  移民运动 政治移民  军事移民  经济移民  地理类型  岛方言  包围方言  
粤北地区汉语方言概况
4
《方言》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 林立芳 庄初升  出版年:2000
粤北地处粤、赣、湘、桂四省(区)的结合部,汉语方言十分复杂。除了广泛分布的客家话外,尚有归属未明的“粤北土话”(《中国语言地图集》称为“韶州土话”)及粤语、闽南方言岛和西南官话。本文根据近几年实地调查的材料,结合学界有关...
关键词:汉语方言 土话 西南官话 客家话 语音  粤语 闽南方言 广泛  国语  语言  
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
5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汉大学人文学院;韶关大学中文系 宗丽 李菁  出版年:2005
网络语言不是直接的语言系统,而是电脑书写符号记录下的语言系统,它两属于文字现象和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的盛行既给语言系统带来了冲击,也给文字系统带来了冲击。网络语言有很强的趋简性,它追求表达新鲜度和表意含糊。
关键词:网络语言 符号  言语交际 趋简性  
汉字符号象征性探解
6
《语文研究》韶关大学中文系 庄义友  出版年:2000
本文试图阐述这样一些观点:汉字本质上是一套象征性符号系统;汉字的象征性是由汉字寓意于形的造字理据决定的,是汉族人民传统具象思维的结果;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和直接表意两项功能,这两项功能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为汉族人...
关键词:造字理据 字形 汉字 符号象征性  
曲江县白沙镇大村土话的小称变音
7
《方言》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 庄初升 林立芳  出版年:2000
粤北曲江县白沙镇大村土话的小称变音,按照音韵条件分化为两种语音形式,即古清声母字、常用全浊上字及次浊上字(本音均为阴调类)今读带有中塞性质的中升变调,其他浊声母字(本音均为阳调类)今读带有中塞性质的高升变调。大村土话小称...
关键词:土话 变调  声母  调类 语音形式 区别词 语义功能 北曲 音韵  条件  
韶关市郊石陂村语言生活的调查
8
《方言》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 邝永辉 林立芳 庄初升  出版年:1998
韶关市郊石陂村语言生活的调查邝永辉,林立芳,庄初升石陂村是粤北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石山管理区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韶关市东郊12公里处。全村有蒋、刘、邓三大姓,分别居住在蒋屋、刘屋、邓屋三个相连成片的居民聚落当中,共116户,...
关键词:客家话 语言生活 石陂  土话 白话 客家地区  方言 老年人  韶关市  语言能力
粤北土话中古全浊声母字今读的类型
9
《语文研究》韶关大学中文系 庄初升 林立芳  出版年:2000
粤北地区的汉语方言十分复杂 ,我们把当中的一群归属未明的方言土语统称为“粤北土话”。本文根据粤北 1 0个县 (市、区 ) 2 4个土话点的材料 ,归纳出中古全浊声母字在粤北土话中今读清塞音、清塞擦音时送气、不送气的类型...
关键词:粤北土话 古全浊声母  送气 不送气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简论
10
《韶关大学学报》韶关大学中文系 陈海  出版年:1995
本文意旨在说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娱乐青年身心、陶冶其性惰、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重要性,并论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批评一些错误的认识,强调校园内应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一种崇尚英雄献身为国的氛围...
关键词: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高校 文化活动 爱国主义 文化学术活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