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伊斯兰教    藏族    民俗    民俗文化    回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60H指数:9北大核心: 45 CSSCI: 36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
《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郝苏民  出版年:2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加大力度,各地形成热点。在对象与方法上,职能部门、学术界之间存有差异,其因源于认识与认知。从人类学视野以“花儿”体民歌为例,论述了口头传统的文化变迁、文化植被等与保护间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对三江源区藏族生态移民适应困境的思考——以果洛州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为例
2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 张娟  出版年:2007
近年来,中央和青海省在三江源区实施了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将生活在高山草场里的牧民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居住。搬迁后的广大牧民将面临着生活方式、语言环境、思想观念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全新的环境,而要适应这个过程将会持续一个较...
关键词:三江源  牧区藏族  生态移民
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3
《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马忠才 郝苏民  出版年:2006
本文在大规模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兰州市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结构特征、生活、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互动关系等内容进行了逐一描述、归纳,对目前出现的有关表象作出了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流动人口 就业 互动关系 民族构成 兰州市  
困境与对策:三江源区藏族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以果洛州扎陵湖乡移民为例
4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马宝龙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黄河上游藏区社会发展及现代转型问题"(05JJD850001)研究阶段成果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以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为个案,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藏族生态移民在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适应困境。认为多渠道帮助移民实现顺利转产、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建构一套特殊的支持政策是促进该...
关键词:三江源  牧区藏族  生态移民
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述评
5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宋国庆 沈丽巍 赖天能  出版年:2008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cx08033)
我国农村人际关系具有传统的本土性,是建立在人伦之上,体现的是血缘与地缘的人际关系。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经济意识在农村社会的不断深入,带有功利色彩的一些因素渗入到传统的农村人际关系中,致使农村人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
关键词:农村人际关系 个体  家族 社会网络 展望  
青海土族服饰中色彩语言的民俗符号解读
6
《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邢海燕  出版年:2004
本文以青海土族服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从民俗符号学和象征主义的理论角度对土族服饰中的色彩语言符号进行解读,从而对土族服饰所承担的深层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这也是对土族服饰文化从描述性研究到理论探索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青海  土族服饰 服饰色彩 民俗符号 文化内涵
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
7
《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吴彩梅 马俊峰  出版年:2006
本文主要通过对伊斯兰教的宗教与社会活动场所——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展现出清真寺的独特的内在特质,并进一步揭示:它已成为穆斯林们生存的见证,从而构筑出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的生命体验方式,为持守住人之为人的理念,建构人道主义提...
关键词:清真寺 穆斯林 存在  空间  言说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
8
《甘肃社会科学》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郝苏民  出版年:20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履行公约中喜忧参半。本文对其中现状做出分析 ;从无形文化之一的语言为切口 ,以甘青“小民族”语言的“两难”处境为实证 ,参照世界有关信息...
关键词:无形文化遗产 小民族语言  文化象征 保护  
“花儿”牡丹程式探析
9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那贞婷 曹义杰  出版年:2007
程式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现象,它存在于口头诗歌特别是口头传统叙事诗中。它主要是指民间口头诗歌作品中重复出现、频密度很高的语言现象,是民间歌手即兴创作的功能要素。依据“口头程式理论”,我们从程式角度对“花儿”进行划分,旨在将“...
关键词:口头程式理论 “花儿”  牡丹程式  
西北农耕文化的象征与隐喻——兰州太平鼓文化初探
10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那贞婷  出版年:2006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
关键词:农耕文化 祈福穰灾  祭祀 传承和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