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汉语    文心雕龙    语义场    美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87H指数:5北大核心: 5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思考
1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教务处;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尹生 王昕旭  出版年:2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无疑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 督导检查 监控体系  
现代汉语词语“超常搭配”研究综述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范颖睿  出版年:2007
词语"超常搭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组合形式,能够带来特殊的表达效果。学术界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语法、修辞、心理学、美学、语用学等方面和领域,笔者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审美效果、交际作用、语法特点、修辞特点及语境理论...
关键词:词语“超常搭配”  理论成果  综述  
高等院校刑事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初探——“高等院校刑事法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旨要
3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内蒙古财经学院法学系;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范祥 格根图雅 赵丽竹 马晓红 范颖睿  出版年:2010
内蒙古财经学院校级课题(JX0621)
实践性教学是指将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能力结构而设置于课程之中的与学科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付诸教学的教学活动。广义的实践性教学包括所有的实验、试验、实训、毕业实习等带有操作色彩的教学活动,狭义的实践性教学...
关键词:法学 教育 实践教学 方法  研究  
高等院校民族预科教育及蒙汉双语教学模式探析——以内蒙古财经学院《蒙汉语言比较与转换》课为例
4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To.特木尔巴根 佟志英  出版年:2010
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JX0745)
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殊层次,通过这一特殊的办学形式,使得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本文试图在当前形势下,就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历史上蒙汉双语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结合现时的民族...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 民族预科教学  蒙汉双语教学模式  
现代汉语“把”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
5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范颖睿  出版年:2012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总结归纳了4大类13...
关键词:“把”字句  谓语动词 语义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流派及发展趋势研究
6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昕旭 闫昱彤  出版年:2011
企业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广大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各种理论流派的同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分析...
关键词: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 发展趋势  研究综述  
试论中国兔的文化意义
7
《文教资料》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郭学利  出版年:2011
中国兔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本文从官方政治、民俗生活、汉语熟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兔  文化 意蕴
论苏轼婉约词的新变
8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廖泓泉  出版年:2007
苏轼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且独特。其婉约词蕴藉深刻、韵味醇厚、风貌崭新。这种美学特点的获得,是基于苏轼对传统婉约词的大胆革新。苏轼对婉约词风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美学追求上化俗为雅;二是雅、艳相济,刚柔并...
关键词:苏轼  婉约词 新变  
唐宋词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意象
9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杨海涛  出版年:2007
意象之说古已有之,国外学者亦多有论述。唐宋词人对意象的创造取决于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甚至含着一个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表现着中国古代士大夫如何对待生命磨难的感受。
关键词:唐宋词人  生命体验 审美意象
试析条件连词“但”的形成
10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于丽娟  出版年:2007
本文结合汉语史研究,从词义演变和语法位置两个角度入手,试图讨论条件连词"但"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副词"但"的"仅、只"义为条件连词"但"提供了语义基础;同时,"但"在句子中所处的句法位置为副词向连词的转变提供了理想的语...
关键词:条件连词  "但"  汉语史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