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市场经济    华侨华人    传统宗教    行政文化    马克思哲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24H指数:5北大核心: 10 CSSCI: 7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伦理视野中的政府权力观
1
《哲学动态》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出版年:2002
关键词:政府权力 追究 权力观 政治文化 社会生产力 伦理 审视  技术层面  效率  决定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及其现代转化
2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张禹东  出版年:2001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0 0 1B0 1 6)
本文根据东南亚有关国家政府和华侨华人社会对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界定和理解 ,着重从传统宗教信仰的实质、对象、形式等方面对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现代转化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华...
关键词:华侨华人 传统宗教 现代化  祖先崇拜 多神信仰 宗教礼仪 宗教组织 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范式”之比较
3
《教学与研究》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王福民  出版年:200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三大主导性范式———传统“教科书”范式、“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和“回到马克思”范式。这三大范式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谱系的内在脉络 ,各种范式之间虽然具有不可通约性 ,但具有理论互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范式  “实践唯物主义”范式  “回到马克思”范式  
论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之意蕴
4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出版年:2003
本文主要通过明确"生活"范畴的真义,从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即是"生活哲学"。文章主要从生活的内涵、生活的结构、生活的主体、生活的内容与生活的形式五个层面对马克思"生活"予以了分析,强调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原立场性,从而...
关键词:“生活”  马克思哲学 内涵  静态结构  动态趋向  主体  
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改造和颠覆
5
《江汉论坛》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出版年:2005
货币对社会的改造,开始时表现出进步性,但当它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后,却掏空并置换了社会生活的根基和内容,成为支配一切的统治力量。然而,我们所能做的,并不是消灭货币,而是还货币以本来地位。
关键词:货币 生活  颠覆
试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重构
6
《巢湖学院学报》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廖中武  出版年:200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行政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寻找推动行政文化转化的有效途径 ,建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行政文化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课题。
关键词:当代  中国  行政文化 行政管理 行政改革
解读“宗教”的新视角——宗教思维方式探究
7
《学术界》国立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出版年:2000
宗教思维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思维系统 ,其运思方式与现实价值、文化意义不同于求“真”———求“知”的思维方式 ,也不同于求“美”、求“善”的思维方式 ,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 1)它是信...
关键词:宗教思维方式  特殊性  教条式 信仰式思维  
农地股份合作制与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8
《攀枝花学院学报》华侨大学社科研究所 康宗基  出版年:2003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次飞跃,本文分析了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制约因素和特点,提出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并指出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 中国  社会主义农业建设  农业改革 制约因素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还是社会发展理论?
9
《探索》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马拥军  出版年:2004
在目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热”中 ,有一种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的倾向。这既与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统一”的品格不相符合 ,也不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应当在新的基础上 ,重建马...
关键词: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两种生活思维之比较研究
10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楹  出版年:2003
以比较生活的本质、主体、目标为具体的切入点,揭示两种生活哲学的本质差别。文章认为,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开显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崭新视阈。这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实现了生活哲学范式和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折。
关键词:马克思生活哲学  费尔巴哈 生活思维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