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宗教信仰    悲剧人物    《史记·项羽本纪》    美学观    司马迁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33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4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汉中地区生态资源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马强  出版年:2002
本文主要从森林植被的变迁、重要野生动物减少灭绝等方面论述了汉中盆地全新世以来生态资源的重大变迁。认为唐代以来的“畲田”农业开发、频繁的伐木修栈、尤其是明清时期移民进入汉水上游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以及极端缺乏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措...
关键词:汉中地区  生态资源 历史变迁 森林植被 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
天主教在汉中的传播与发展
2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杜小安  出版年:2000
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9JK0 34)
天主教在明末清初传入汉中地区以后 ,经历了开创时期、大发展时期和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时期三个阶段。虽然天主教在清朝受禁教政策的压制 ,在近代又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影响 ,特别在解放以后又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冲击 ,但作为人类...
关键词:天主教 汉中  宗教信仰 自由  
历史的审美与诗化——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3
《史学理论研究》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马强  出版年:1996
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史学原则下,通过自己的史学实践第一次把历史学上升到审美层次,将历史作为...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美学观 历史想象 历史审美  历史人物  历史学  悲剧人物 伍子胥 《史记·项羽本纪》
陆游宦蜀期间佛道倾向的变化及其原因探微
4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赵万宏  出版年:2001
本文依据《剑南诗稿》对陆游入蜀及在汉期间与离汉宦蜀期间有涉于佛、道内容的作品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 。
关键词:陆游  佛道信仰  佛教 道教 《剑南诗稿》
南宋沿边屯田的原因及其作用
5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雷震  出版年:2001
南宋时期 ,为了佐助军费 ,足兵足食 ,巩固边防 ,在沿边川陕、荆襄、两淮地区组织招募士兵和流民大力经营屯田、营田事务。沿边屯田营田的推广 ,起到了充实边备 ,巩固边防的积极作用 ,从而确保了南宋偏安的形势 ,同时对沿边...
关键词:南宋 屯田 营田 沿边屯田  
三国文化与汉水名城
6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梁中效  出版年:2001
魅力永存的三国文化之根在汉水流域的汉中、南阳、襄樊三大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继承和发展了刘邦、刘秀在汉中、南阳崛起的文化遗产 ,规划了天下三分的宏伟蓝图 ;汉水名城不仅是三方争夺的焦点和三国名人涉足的热点 ,而且是当时的文...
关键词:三国文化 诸葛亮  汉中  南阳  襄樊  汉水名城  
高校文科资料室——教师和学生的特殊“结合部”
7
《情报资料工作》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温勤能  出版年:2000
本文探讨了高校文科系资料室在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纽带作用,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特殊“结合部”的运作方法,提出了高校文科系资料室在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科资料室  信息利用 高校
陕南佛教的发展及其特征
8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汉中师范学院图书馆 杜小安 聂亮  出版年:2001
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9JK0 34)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陕南以后 ,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初传时期、大发展时期、兴盛时期和从衰落走向复兴时期四个阶段 ,它对陕南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关键词:陕南佛教  发展  特征  
浅论章学诚《校雠通义》的目录学思想及其贡献
9
《安康师专学报》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温勤能  出版年:2001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具有目录学的系统思想 ,他认为目录学的作用在于“辩章学术 ,考镜源流” ,并指出图书资料、目录与学术研究是紧密相联的。该书中提出的“互著”、“别裁”等体例 ,是对古典目录学的极大突破 ,具有近代科学研...
关键词:章学诚 《校雠通义》 目录学 图书分类 专科目录 索引  
蜀道线上的诸葛亮文化
10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梁中效  出版年:2001
连接大西北与大西南的蜀道是中国西部文化的轴心。诸葛亮在蜀道线上的文化遗产 ,不仅承汉启唐 ,是中国西部文化辉煌期的典型 ,是中国西部文化兼收并畜的象征 ;而且魅力永存 ,是蜀道线上最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
关键词:蜀道线  西部文化 诸葛亮  民族政策 西部大开发 文化遗产 进取精神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