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方高校    互联网    工商管理    乡村    农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1,530H指数:16WOS: 2 北大核心: 69 CSSCI: 62 CSCD: 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1
《经济地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张引 杨庆媛 李闯 杨孟禹  出版年:2015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4YBJJ03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2QNSH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SWU1509136)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理解,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两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庆市1996—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计算机拟合计算并根据结果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质量...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区域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
《经济地理》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陈慧卿 陈国生 魏晓博 彭六妍 张星星  出版年:202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JJ5011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9A120);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GZLCLH-2019-007);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8YJ57);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湘教通[2020]131号);湖南工学院“双一流”建设重大培育项目(201709)
数字普惠金融在减贫工作中发挥显著的积极作用。文章利用2011—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增收减贫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在考虑内生性情况下结果仍然成立;(2)门槛效...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减贫效应 收入增长  财政支出 数字基础设施  金融监管
基于UGC数据的南岳衡山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3
《经济地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陆利军 廖小平  出版年:2019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BA123);“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L19K03)
目的地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而旅游者生成的UGC数据则在相当程度上较为精准地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兴趣和评价。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旅游等旅游门户网站爬取的游记和评论为研究素材,采用文本分析与基...
关键词:UGC数据  目的地形象 形象感知 旅游者  景区设施  南岳衡山
湖南省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测度与路径选择研究
4
《经济地理》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陈国生 刘小凤 蒋淑玲 丁翠翠 郭庆然 杨柳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7YJC8400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项重点课题(16ZXB0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9年度课题(XSP19YBC193);湖南省社科联智库研究课题(ZK2017013);湖南工学院“三个一批”人才支持计划(ZY20171008);湖南工学院“双一流”建设重大培育项目(201709)
乡村发展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各方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湖南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对策  湖南省  
基于熵值赋权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关系实证研究
5
《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学院 陈国生 丁翠翠 郭庆然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生态考量及优化研究”(编号:16CJL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逆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城市融入‘内卷化’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编号:17YJC8400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国家战略背景下‘一带一部’区域开发的功能定位、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编号:16ZXB0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编号:2016BJJ03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编号:2017一ZZJH一27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三重”专项课题:“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编号:2014一DC一069):湖南工学院“三个一批”人才支持计划(编号:ZY20171008).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理论构建三者的指标评价体系,选取我国1994-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鉴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合成综合评价发展...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化特征
6
《经济地理》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逯进 常虹 赵少平 许抄军  出版年:2016
在全面解析系统耦合机制及其跃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系统耦合模型,基于山东省2001—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度总...
关键词:能源 经济  环境  耦合  山东省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定及提升路径研究
7
《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国生  出版年:2019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9年度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一二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问题、推进机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XSP19YBC19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证分析了国内农村产业融合综合评价研究、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原则,建立湖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关键词:农村产业  融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测度  
湖南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
8
《经济地理》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就业学院 陈国生 萧烽 黄鑫  出版年:202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9A120)。
文章以2018年湖南农村发展为对象,选择5种农村人力资本指标和5种农业现代化指标,主要运用协调耦合的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测度两种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湖南省农...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人力资本 耦合协调度 归一化指数  湖南省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9
《经济地理》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政 胡吉 洪敏 周怡岑 张亨溢  出版年:2018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XSPYBZZ01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7B082);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D042);湖南工学院“三个一批”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20171008);“双一流”建设重大培育项目(20170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互联网用户数增加、人力资本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都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促进...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新发展  互联网 文化创意 湖南省  
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度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来自CHIP数据的经验分析
10
《经济地理》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郭庆然 陈政 陈晓亮 丁翠翠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JL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7YJC84000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JJ03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7-ZZJH-272);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4007)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项目第五轮全国范围调查(CHIP2013)的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构建综合性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测度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综合测度城市融入程度,并分别使用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
关键词:农民工 城市融入  教育培训  熵值法 分位数回归 OAXACA-BLINDER分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