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杭州大学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历史文学    敦煌变文    历史真实    全宗理论    档案工作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1,643H指数:16WOS: 1 北大核心: 246 CSSCI: 289 RDFYBKZL: 4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
1
《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何忠礼  出版年:1990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两宋文化璀灿夺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从文化的普及,学校的发达,乃至学术空气的浓厚等方面看,皆远非前代所能比拟。对于这一现象,已引起研究中国文化史学者的极大兴趣。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可是...
关键词:科举制度 宋代文化 唐代科举 宋文化  科举考试  州县  诗赋取士 进士科 士人  地方官学
宋代官吏的俸禄
2
《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何忠礼  出版年:1994
在论及宋代官吏的俸禄时,以往史学界多存有一种误解,认为当时官员的俸禄都很高,并且经常以清代学者赵翼的“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为法者也”这样一段近于夸张性的话作为佐证。 实际上,宋代官...
关键词:《宋史》 墓志铭  士大夫 王安石  《曾巩集》  《文献通考》 俸禄 范仲淹  州县官  宋代官员
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
3
《中国语文》杭州大学中文系 310028 方一新  出版年:1996
近年来,学者们在致力于六朝以后口语词汇研究的同时,已经注意到它们与汉代词汇特别是东汉词汇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许多六朝乃至唐宋流行的词语,其源头可以上溯到两汉。尽管西汉不少作品的语汇就已呈现出与先秦作品的较大差异,并...
关键词:词汇史 东汉译经  词汇研究 新词新义 六朝  语料 安世高 汉代  新课题  语言材料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
4
《抗日战争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金普森 李分建  出版年:1996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金普森李分建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研究寥若晨星,而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进行考察与分析,以求教方家。综观抗...
关键词:国民政府 粮食管理局  抗日战争时期 粮食危机  蒋介石 田赋征实 分级管理  粮食统制  限价 土地政策  
相声“包袱”构拟与语用“合作原则”偏离
5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杭州大学中文系 池昌海  出版年:1997
本文运用语用学关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的理论,解释了部分相声“包袱”构拟的内在机制,从而使人们对构拟巧妙、抖起来很响的相声“包袱”获得理论上的认识。
关键词:相声 包袱 合作原则  会话含意
宋太祖誓约辨析
6
《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徐规  出版年:1986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跟随宋徽宗北迁的閤门宣赞舍人曹勋自金朝燕山南归,至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传达徽宗给其子高宗的寄语说:"艺祖(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详.’相袭未尝辄易."这个藏于...
关键词:宋太祖 士大夫  祖宗家法 誓约 宋代  太庙 范仲淹  北宋  言官 宋徽宗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7
《历史研究》杭州大学中文系 沈松勤  出版年:1998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也为人们开始认识①。但这仅是一方...
关键词:北宋台谏制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字狱  御史中丞 “乌台诗案”  苏轼  新旧党争 侍御史  谏官
法国心态史学述评
8
《史学理论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吕一民  出版年:1992
以勒高夫等人为领衔人物的法国“新史学”(亦称年鉴学派第三代),在当代西方史学中占据着最为引人瞩目的位置。纵观这一史学流派,尤其是这一史学创新运动的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法国“新史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赫的地位。
关键词:心态史学 新史学 法国  当代西方史学  年鉴学派 史学流派 发展史  述评  历史心理学  历史学家
论读者权利
9
《图书与情报》杭州大学历史系 陈剑光  出版年:1998
读者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当前损害读者权利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权利 保护  
宋代户部人口统计考察
10
《历史研究》杭州大学历史系 何忠礼  出版年:1999
本文否定了学术界关于宋代人口研究的“漏口说”、“析户说”、“户数虚增说”、“男口说”四种观点,提出了“丁口说”观点。作者指出,宋代户口统计对象是丁口而不是男口,更不是男女总人口。为减少免役钱和助役钱的摊派和征收,各地方官...
关键词:人口统计 男口  转运司 李心传  《文献通考》 户籍制度 户口数 《宋史·地理志》  户口统计  丁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