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异化    亚里士多德    布迪厄    唯物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541H指数:11北大核心: 59 CSSCI: 61 RDFYBKZL: 1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1
《理论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宇红 王欢  出版年:2004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人们对经济学、社会学乃至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第一位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布尔迪厄思想体系的三个基本概念(习性、资本、场域)入手,...
关键词:布尔迪厄  社会资本理论 习性 场域 社会关系网络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
《人口与经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贺志峰  出版年:2011
一、研究背景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从农村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城市化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农村社会造成了诸多后果,如导致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人口城市化同时对农村家庭结构...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农村老年人 代际支持 经济支持 人口城市化 日常生活  居住方式 子女  控制变量  宗教信仰  
略论中国的养老模式
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价值与民族精神”985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 卢德平  出版年:2014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Promoting Market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Society Infrastructure:Old Age-Caring(TA 7949-PRC)的部分研究成果
养老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不能认为养老是和其他生活形态完全割裂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纯粹的照料方式。养老模式实际上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
关键词:养老本质  养老模式 日常生活  代际关系
从“血亲禁忌”到“文化信仰”——由蔡华教授的《人思之人》引发的思考
4
《学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张曙光  出版年:2009
社会血亲禁忌的普遍性,不属于先验的逻辑的普遍性,而是经验的普遍性;普遍存在的社会血亲禁忌是历史地发生的,与人原来自然的生存方式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信仰的产生是一个逐步形成并确立的过程,即由原初的"信"发展到"信念",最...
关键词:血亲禁忌  信  信念 文化信仰 普世性
论创意思维
5
《江汉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胡敏中  出版年:2008
创意思维是指创造或创立内蕴特定思想、文化和价值的新意象、新形象或新表象的思维和意识活动。创意思维是从最初的内觉和意念开始的,经过意象这一中介形态,最后上升到表象和形象,意象性是创意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意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意思维 创造性思维 意象思维 实践思维 价值思维
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6
《理论月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韩震  出版年:2007
建设和谐社会,仅有经济发展还不够,必须有一种可以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民族精神不仅须臾不可缺少,而且其内在的性质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现实的发展进程。民族精神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继...
关键词:民族精神 历史发展 时代特征  文化认同
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
7
《人文杂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李景林  出版年:2003
《学》、《庸》、《荀》偏重在工夫论的角度论“慎独”的意义 ,其所重在一个“慎”字。帛书《五行》篇的慎独说 ,则注重从“心贵”的角度对“独”作本体义的揭示。所谓“舍其体而独其心” ,“体”非指身体性 ,而是指礼的仪文形式方...
关键词:帛书 《五行》 慎独说  “诚中形外”“舍体”“独心”“三无”  《大学》  《中庸》 《荀子》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8
《北方论丛》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季国清 刘孝廷  出版年:2004
提高科学素质是全世界的共识。科学素质包括四个因素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四者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容易混淆。科学精神是本体论承诺。科学态度是认识论承诺 ,即科学知识可靠性的物质保证。科学素质是一个大系统...
关键词:科学素质  科学态度  认识论承诺  自组织
论价值与价值观——关于当前中国文明与秩序重建的思考
9
《学术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张曙光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文明秩序的构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9AZD007
"价值"和"价值观"受到普遍重视并发挥重大作用,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然,这种发展导致商品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每个人都要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满于金钱和功...
关键词:价值  价值观 生活  实践  目的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
10
《新华文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韩震  出版年:2010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自身认同和集体认同问题都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所有的认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中人们历史活动的过程和产物。“从历史认同的定义来看。认同是在时间变化中的认同。”在一定的意义上,到了全球化时...
关键词:历史哲学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 全球化时代  集体认同  历史活动 历史认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