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80后    80后文学    青春    90后    青年亚文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58H指数:5北大核心: 27 CSSCI: 27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网络写作群体的形成与生存现状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江冰 崔艺文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71)
网络作家作为网络进入文学之后出现的新兴职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得到网民读者的热切追捧,也渐渐得到主流文坛的正视。但是,网络作家作为一个文学网络化初期的产物,同时也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其发展前景具有多种可能性,对纸介文...
关键词:网络作家 网络文学十年  生存现状  
80后:新媒体的文化趣味
2
《南方文坛》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江冰 江子潇  出版年:2011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71
一、基于新媒体的80后生存状态2010年,我主持的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根据中心的两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对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生存状态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该课题的主要调查对象为1985—19...
关键词:80后文学 文化趣味 新媒体 基金课题 问卷调查  网络消费 2010年  广东商学院  
“80后”文学:“我时代”的青春记忆
3
《文艺争鸣》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江冰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后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XW026
由于时代的动荡所导致“代沟”的凸显,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今天都表现出空前的自恋,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在21世纪的一个特殊现象。大家都想为自己一代人建一座纪念碑,几乎到了形成“集体自恋情结”的地步,老三届、新三届、知青一代、五十...
关键词:“80后”文学  记忆 青春 自恋情结 21世纪  中国文学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4
《文艺争鸣》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江冰  出版年:2009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W071)子课题成果
信息的爆炸、节奏的加快、媒体的炒作,使得种种社会事件发生的密度加大,而密度的加大又导致人们关注点的急速转移,例证之一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更替,每个关键词的寿命都在不断地缩短。以至于当代人对时间的感觉也在悄然变化:悠闲消失...
关键词:文学史意义 80后文学 社会事件 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 当代人 密度  
对立与融合:略论纸介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互动——以“80后”“90后”阅读群体为背景
5
《文艺争鸣》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田忠辉  出版年:201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立项课题"80后文学写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拉动"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8GJ-07
2009年是中闲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网络文学与纸介文学开始在主流媒体合流,在官方、出版业、高校、文学网站和民间机构合力之下,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进入全面融合期,融合主要体现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与创作上的频...
关键词:网络文学 “90后”  “80后”  阅读群体  纸  文学发展史 2009年  主流媒体
姿态:边走边说——读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6
《小说评论》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田忠辉  出版年:201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80后网络写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拉动>(批准号:08GJ-07)阶段性成果
“如果有未来,那就是1988——我也不知道。” 序言中的这句话隐藏着叙事者纠结的情怀,这是一种对话中的不确定,一如在路上旅行的那台车——1988——作者的叙述也在路上,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那种犹豫、怀疑和挑战始终在场,韩...
关键词:世界  韩寒  姿态  叙事者 叙述  情怀
论“青春写作”与网络的双向互动
7
《文艺争鸣》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熊晓萍  出版年:2009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批准号:08BZW071)子课题成果
无论人们对红火数年的“青春写作”给予何种评价,有一点共识却是逐渐形成了,即“青春写作”所体现的代际差异,“去意识形态化”,以及青年亚文化的特有风格,在中国大陆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毫无疑问,它不等同于历史上的青春写作,也逸出...
关键词:写作 青春 网络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双向  意识形态化 青年亚文化 代际差异
80后文学的后现代风格
8
《南方文坛》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王文捷  出版年:2011
在中国文化不断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进程之中,后现代文化的碎裂性、不确定性、反权威、世俗化、无深度、无中心、反讽、狂欢、行动参与等种种特征或“感觉结构”,无疑对当下80后及其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80后文学 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文化 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 不确定性 文学创作 全球化  
现实的困顿与精神的探望——论青年亚文化中的“80后”
9
《文艺评论》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王文捷  出版年:2011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W071主持人:江冰)中"青年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众所周知,"80后"作为一个群体最初在社会舞台上甫一亮相,便引发了传统主流文化精英许多惊疑不定的批评。而这些批评,明显渗透出上一辈对新一代青年文化意识的忧虑情绪。产生这种普遍的忧虑情绪并非没有理由。因为"80后"这一标示...
关键词:“80后”  青年亚文化 精神  社会群体  社会人类学 文化精英 文化意识  价值判断  
“80后”文学的代际权利与社会权力
10
《文艺争鸣》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田忠辉  出版年:2009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批准号:08BZW071)子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立项课题<80后文网络写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拉动>(批准号:08GJ-07)阶段性成果
"80后"文学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性的、进行时的概念,主要是指由80年代出生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江冰先生在"80后"文学的早期分类中(1),有偶像派和实力派之别,偶像派以郭敬明、韩寒和张悦然等为代表,其创作主要以青春写作为...
关键词:“80后”文学  社会权力 权利 代际  80年代  中心内容  教育体制 描述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