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表层沉积物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逆时偏移 正演模拟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建筑类
被引量:3,878H指数:25WOS: 353 EI: 132 北大核心: 554 CSCD: 577
-
排序方式:
-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 1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国伟 郭安林 王岳军 李三忠 董云鹏 刘少峰 何登发 程顺有 鲁如魁 姚安平 出版年:2013
-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基金;中石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YPH0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90072;41190073;41190074;41190070)资助
-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以构造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研,重新审视认知华南大陆构造及其形成演化.厘定新元古代以来该大陆具有二大地块、三大类型构造单元与四大变形构造系统,由此构成华南大陆构造基本格局.研究揭示其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
- 关键词:华南大陆构造 陆内造山作用 中小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 EI收录)
- 2
- 《地质学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资源与探测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李三忠 王金铎 刘建忠 于建国 吕海青 侯方辉 出版年:20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00201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1-07)的成果。
- 结合近几年来鲁西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成果,重点论述了鲁西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中生代构造层次总体在垂向上可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并分别被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 关键词:鲁西地块 燕山期 印支期 构造格局 盆地原型 基底构造格局 鲁西地区 中生代 形成背景 地块
-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 EI收录)
- 3
- 《科学通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李三忠 索艳慧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出版年:2018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401);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1);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计划;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U1606401)资助
-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
-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洋板块 东亚 燕山期 大陆边缘 俯冲后撤
-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 EI收录)
- 4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郝义 李三忠 金宠 戴黎明 刘博 刘丽萍 刘鑫 出版年:2010
- 中国石化总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G0800-06-ZS281)"资助
-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块...
- 关键词:加里东运动 云开地块 推覆挤压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收缩挤压 陆内
- 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 EI收录)
- 5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李振洪 李鹏 丁咚 王厚杰 出版年: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6108,4160606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9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6DB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2248);青岛市自主创新计划应用基础研究(16-5-1-25-jch);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13039);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项目(COMET:come30001,LICS:NE/K010794/1,CEDRRIC:NE/N012151/1);中国海洋大学绿卡人才工程科研经费~~
-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起源与定义,根据4种不同的观测平台分类介绍了DEM数据获取方法,给出目前国际上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DEM的主要性质和特点。重点介绍了9大类全...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合成雷达干涉测量 光学立体像对 地质灾害 质量评估
- 中国东部NWW向活动断裂带构造特征: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 ( EI收录)
- 6
- 《岩石学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索艳慧 李三忠 刘鑫 戴黎明 许立青 王鹏程 赵淑娟 张丙坤 出版年:2013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103);海洋863项目(2009AA093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90072;41190070;41072152)联合资助
- 中国东部新构造期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时期NE向构造已有很多研究,但NWW向构造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
- 关键词: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NWW向断裂 左形左阶 孕震构造 板缘 板内
- 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 ( EI收录)
- 7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王建 李三忠 金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刘鑫 出版年:2010
- 中国石化总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G0800-06-ZS281)"资助
- 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
- 关键词:穹盆构造 褶皱叠加 加里东期 印支期 燕山期
- 东亚原特提斯洋(Ⅱ):早古生代微陆块亲缘性与聚合 ( EI收录)
- 8
- 《岩石学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李三忠 赵淑娟 余珊 曹花花 李玺瑶 刘鑫 郭晓玉 肖文交 赖绍聪 闫臻 李宗会 于胜尧 张剑 兰浩圆 出版年: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190072;4119007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联合资助
- 原特提斯洋内存在塔里木、中祁连、柴达木、扬子、华夏、印支、兰坪-思茅等诸多陆块/微陆块,多数陆块之间在早古生代晚期发育有蛇绿岩带或高压-超高压带。原特提斯域形成于从Rodinia裂解到Pangea超大陆集结期间,存在复杂...
- 关键词:原特提斯 微陆块 早古生代 东亚 亲缘性
- 粒度分析在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9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冬雁 李巍然 彭莎莎 王玲 出版年:2010
- 国土资源大调查"中荷海岸带全球变化响应的比较研究"(1212010911072)资助
- 中国黄土是记录第四纪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作者就第四纪黄土研究中涉及的粒度测量、常用粒度指标、敏感粒度、粒度年龄模型以及粒度指标时间序列周期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作了回顾。前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量结果有较...
- 关键词:第四纪 黄土 粒度 古气候
-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反演及其对沉积动力环境的指示意义
- 10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张晓东 季阳 杨作升 王中波 刘东生 贾培蒙 出版年: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130856;4120605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8901)资助
- 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分离出四个端元.根据各端元频率分布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对应关系.端元1和端元2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源沉...
- 关键词:南黄海 沉积物 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海洋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