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微晶玻璃 混凝土 粉煤灰 性能研究 水泥基材料
研究学科:建筑类 交通运输类 电子信息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机械类
被引量:7,074H指数:35WOS: 22 EI: 282 北大核心: 654 CSCD: 619
-
排序方式:
- 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EI收录)
- 1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蔡基伟 李北星 周明凯 胡晓曼 出版年:2006
-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1106)
- 机制砂颗粒粗糙、棱角多,且级配不良,在配制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用水量相对较大,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差,易离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粉能明显...
- 关键词:石粉 机制砂 混凝土 工作性 强度
- 石粉与粉煤灰对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EI收录)
- 2
- 《建筑材料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北星 周明凯 田建平 胡晓曼 出版年:2006
-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1106)
- 针对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关于配制C60以上混凝土所用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3%(质量分数,下同)的规定,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3.5%,7.0%,10.5%,14.0%)与不同粉煤灰掺量(0,11...
- 关键词:机制砂 石粉 粉煤灰 高性能混凝土 性能
- 国内外铁尾矿排放及综合利用状况探讨
- 3
- 《混凝土》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襄阳汇通路桥有限公司 陈虎 沈卫国 单来 熊春兵 苏永青 刘冰 饶吉磊 出版年:2012
- 随着铁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作为原铁矿选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铁尾矿,因其排放量大、利用率低的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如何提高铁尾矿的利用率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对国内外铁尾矿的物化特点、排放...
- 关键词:铁尾矿 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 建筑材料
- 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胶凝材料 ( EI收录)
- 4
- 《硅酸盐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曙光 何永佳 出版年:2007
- 为了提高废弃混凝土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实现各组分高效再生利用技术路线和方法。将分离出来的水泥石组分经过低温煅烧处理,制备得到可再次水化并形成胶凝能力的再生胶凝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矿...
- 关键词:废弃混凝土 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 再生胶凝材料
- 机制砂中石粉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 5
- 《混凝土》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北星 周明凯 蔡基伟 王稷良 出版年:2008
-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1106)
- 机制砂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数量的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颗粒。针对国家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对强度等级低于C30、C30~C60、高于C60的混凝土用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分别为7%、5%、3%的规定...
- 关键词:机制砂 石粉含量限值 混凝土 强度
- 三乙醇胺对水泥初始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EI收录)
- 6
- 《建筑材料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马保国 许永和 董荣珍 出版年:200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1CB6107043)
- 通过对凝结时间、电阻率、化学收缩、抗压强度测试,探讨了三乙醇胺(TEA)对硅酸盐水泥初始结构形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A存在双临界掺量(0.02%,0.15%);TEA对水泥具有增溶作用,可促进C3A的水化,对...
- 关键词:三乙醇胺 硅酸盐水泥 初始结构 力学性能
- 钢渣用作水泥基材料的问题研讨 ( EI收录)
- 7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朱明 胡曙光 丁庆军 出版年:2005
- 碱度在1.6以上的钢渣是一种具有一定水化活性,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风化膨胀不稳定性的矿物集合体,将其用作水泥基材料的关键是活性的开发与膨胀的抑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钢渣用作水泥基材料时体积膨胀的诱因与抑制措施、钢渣活性...
- 关键词:钢渣 水泥基材料 安定性 胶凝活性
-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 8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湖北武黄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指挥部 水中和 潘智生 朱文琪 詹必浩 出版年:2003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 2 0 0 3AA10 1C77)
-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再生混凝土集料 ( RC集料 )和一种花岗岩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尤其是集料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的某些结构细节。结果表明 ,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特征与集料的密实程度有关 ,过于密实 ...
- 关键词:再生集料 微观结构 界面过渡区
- 机制砂及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EI收录)
- 9
- 《建筑材料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雨利 王稷良 周明凯 李北星 管学茂 出版年:2008
-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08-48-648259);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1106)
- 研究了不同岩性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性没有明显的影...
- 关键词:机制砂 石粉 抗冻性能 混凝土
- 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试验研究 ( EI收录)
- 10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娟 李北星 卢亦焱 出版年:2007
-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凝结时间、水泥砂浆的强度性能,并对一定混合比例的OPC-SAC水泥进行了XRD、SEM和水化量热测试。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混合,SAC中的C4A3-S矿物与OP...
- 关键词:硫铝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混合水泥 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