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音乐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钢琴    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164H指数:10北大核心: 137 CSSCI: 7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面向新世纪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
1
《中国音乐》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刘媛  出版年:2007
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的大改革理为当今重中之重。纵观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采用的都是音乐院校的"专业型"教学模式,而高师自身的师范型声乐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对此,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 模式  改革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与思考
2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刘柱  出版年:2004
从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的实践出发 ,提出处理好钢琴即兴伴奏在整体教学中的位置以及与钢琴、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改革相协调 ,这对于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和声 视唱练耳 积极意义  教学现状 位置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3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莫莉  出版年:2012
音乐能够使人们放松、解压,甚至对于人的精神素质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在音乐教育中,很多家长以及音乐爱好者会偏好于选择器乐教育,而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自然更加受到他们的喜爱。本文对高校钢琴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育 音乐素养 策略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
4
《中国音乐》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系 张贵华  出版年:2004
本文从侗族大歌演唱的语言特点、呼吸方法、共鸣及舌尖颤音的运用四方面对其演唱特点做出分析、总结。同时 ,笔者又从形式表现内容和形式本身两方面出发 ,对侗族大歌的形式美特征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侗族大歌 演唱特点 形式美特征  语言特点 呼吸方法  舌尖颤音  声音共鸣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杨军  出版年:2011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和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的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发展趋势  审美特征
论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6
《文艺评论》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孙鹏祥  出版年:2014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以传播为动力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4YJAZH070
一、引言 世界上每个民族在生活与生存中都积淀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个民族特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绚丽多姿的魅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活态传承 全球经济一体化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外来文化 文化市场 性文化
传承 生存 发展——论侗族大歌文化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
7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艺术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邓钧 邓光华  出版年:2014
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到来,侗族地区的封闭状况逐步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种种困境,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下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侗族大歌只能维系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模式,走产...
关键词:侗族大歌 保护传承 生存、发展  文化转型
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探讨
8
《中国音乐》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系 张桂华  出版年:2003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声乐教学 教学改革 演唱能力 教学能力  教学方法  “大课”教学  教学管理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
9
《艺术评鉴》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常艳妮  出版年:2018
在新形势下只有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体系中,才可以将传统音乐文化真正继承并发扬光大。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提出相应的一些简要的策略,浅显探讨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 传统音乐文化 融入策略  
浅论合唱队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合唱中的统一
10
《中国音乐》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系 王增刚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合唱队员 能力要求  声乐基本功  视唱练耳基础  指挥示意  统一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