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网络空间    中国共产党    网络    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407H指数:10北大核心: 72 CSSCI: 7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省思
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联俊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与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3CKS01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移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GZYB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州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的感性图像式立体化虚实交流场域,加速了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在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图像表达互动、意识形态结构改变、个性化的独特表达、体验文化的流行成为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条件。常见的感性意识形态价值表...
关键词:移动网络 感性意识形态  价值共识  
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2
《马克思主义研究》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联俊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与重构研究"(13CKS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增强理论自信的‘问题导向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14JDSZK092)的阶段性成果;"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暨南杰出青年学者计划"资助
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既带来生产生活领域的变化,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新的冲击。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认同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失声的挑战、错误思想渗透的挑战、贫富分化的挑战等方面。其原因在于外资或私人资...
关键词:网络空间 马克思主义认同  话语权
警惕资本逻辑影响网络舆论导向
3
《红旗文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联俊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与重构研究";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研究"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渗透越来越深,在网络舆论导向中,资本逻辑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控制舆论话语权和社会心理动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舆论导向 资本逻辑 网络 互联网技术  资本渗透 社会心理 话语权
从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双重透视
4
《哲学动态》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传光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及其现实观照”(20BKS01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分配正义的制度保障研究”(2020GZYB20)的研究成果
生产逻辑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从物质生产出发考察正义,从生产实践出发解释正义观念,提出一定时期的正义观念应到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去寻找根源,这标志着马克思正义思想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转向,深度介入了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之...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正义思想 生产逻辑 资本逻辑 历史性
海洋强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5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静  出版年:2020
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以海洋意识为先导。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教育是海洋战略全方位实现的重要助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引领国民思想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海洋认知、海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海...
关键词:海洋强国 大学生 海洋意识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
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传光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ZD010)。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包含模式创新、内容创新、价值创新等众多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观”这一完整的观念系统。在模式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既反映了世界历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 模式创新  内涵创新  价值创新  
“美好生活”观念演进之40年
7
《云南社会科学》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传光  出版年:2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分配正义的‘美好生活’实践逻辑研究"(项目号:18YJA710049)的阶段性成果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改革推动了生活观的变革,开放催生了生活观的解放。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呈现出从生存、享受到发展层次逐渐递进的特点。概括来讲,在全面改革开放阶段,...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美好生活”  观念演进  富裕生活 自我实现 公平正义
新的文化生命体: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考察
8
《哲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梧  出版年:2023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马克思发展道路理论的哲学意蕴研究”(编号21DTR003);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新时代的发展理论研究”(编号22JJD710001);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尼山学者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立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与世界历史意义。在世界历史展开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朴素的社会主...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世界历史
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归类
9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传光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10049)
霍耐特、艾伦、布坎南等西方学者或以"利益论"、或以"结果论"、或以"总和论"等理由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归类为功利主义,显然误解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元典精神、道德批判的元哲学叙事以及道德建构的经济—阶级性格。实际上,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功利主义 利益  正当 分配正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展开(笔谈)
10
《江海学刊》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哲学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丰子义 沈湘平 钟明华 于颖 张梧  出版年:2023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马克思发展道路理论的哲学意蕴研究”(项目号:21DTR003)的阶段性成果
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具...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幸福安康  人的现代化  人学意蕴 西方现代化  人的逻辑  指标数据  美好生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