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前身是1949年建校的鞍山钢铁学院采矿系,依托铁、镁等辽宁省优势资源,构建了金属矿安全高效低成本绿色开采与利用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拥有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点... 详细>>
研究主题:浮选 数值模拟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爆破 捕收剂
研究学科:矿业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水利类
矿业工程学院前身是1949年建校的鞍山钢铁学院采矿系,依托铁、镁等辽宁省优势资源,构建了金属矿安全高效低成本绿色开采与利用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拥有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点。采矿工程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在2015年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4人),获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6.67%,45岁以下人员比例61.90%。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百人层次”人才2人。
学科围绕黑色金属采选和镁资源开发,重视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形成了紧密的“产学研”关系。依托鞍钢矿业,建设有“辽宁科技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科研平台;依托省镁产业集群,建设有“辽宁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围绕崩落采矿法,创立了崩落体理论体系,解决了高损失、高贫化的技术难题;邵安林院士创立了“五品联动”工程模式,开辟了贫铁矿绿色高效规模开发的系统创新之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陶东平在国际上首创纳米微泡浮选与旋转摩擦静电干法分离技术和理论,解决了细颗粒和超细颗粒高效分选世界性难题。
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纵向课题和企业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