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定远县中医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未病    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研究学科:

被引量:40H指数:4北大核心: 2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
1
《安徽医学》定远县中医院外1科 叶宏权 朱永正 谢峥 孔德珍 戴晓勤 白朱华  出版年:201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发病时间、发病年龄、血肿部位、GCS评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29例
2
《四川中医》安徽定远县中医院 张文化  出版年:2001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同时期治疗的 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川芎嗪治疗 ) 2 9例 ,对照组 (低分子右旋糖酐 +维脑路通治疗 ) 2 5例 ,疗程均为 3~ 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川芎嗪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穴位透刺治疗偏头痛21例临床观察
3
《针灸临床杂志》定远县中医院 单新文  出版年:2004
运用穴位透刺治疗偏头痛 2 1例 ,经 1- 3疗程治疗 ,治愈 16例 ,好转 4例 ,无效 1例。说明穴位透刺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
关键词:偏头痛 穴位透刺 临床观察  
PCNA和BCG在膀胱肿瘤及炎症中的表达
4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一定远县中医院;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汪万英 姚敏 张世馥 杨孝兰 吴淑萍  出版年:1998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19例膀胱肿瘤及炎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膀胱癌为352、367%;乳头状瘤...
关键词:抗酸染色 结核菌L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
自拟三甲汤治疗急性尿潴留21例
5
《四川中医》安徽定远县中医院 王振新  出版年:2001
以自拟三甲汤治疗因前列腺增生肥大和剖宫产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2 1例 ,药用 2剂 ,首剂药后 2小时如无效 ,可再于 1小时内分服 1剂 ,结果总有效率 95 2 4 % 。
关键词:急性尿潴留 前列腺增生肥大 剖宫产 三甲汤  中医药疗法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6
《实用骨科杂志》定远县中医院;定远县人民医院 黄保中 贡凯 范明勇 姚涛 王榕斌  出版年:2002
目的 :运用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并观察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AF系统治疗 2 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随访总结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 6~ 35个月 ,平均 13个月 ,疗效满意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管狭窄 AF系统 治疗方法  疗效  手术适应证 手术时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78例
7
《安徽医学》定远县中医院外科 叶宏权 朱永正 谢峥 王松平  出版年:2009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按照GOS标准,伤后半年随访:预后较好35例(45%),其中恢复良好23...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手术 硬脑膜减张缝合 预后
《周易参同契》体系与月经周期
8
《四川中医》安徽定远县中医院 钮祜禄.斡济 杨仪伶  出版年:1991
本文首先介绍了《周易参同契》体系的“月节奏”概况,继之根据月节奏观念,用阴阳消长的原理,结合中西医有关理论,加以阐述月经周期的产生机理。最后指出治疗月经不调,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阴阳。
关键词:周易参同契 月经周期 月经奏  调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
9
《四川中医》安徽定远县中医院 陆含颖 斡济  出版年:1996
近二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半夏泻心汤配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及维生素B_1口服,治疗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系经胃镜检查而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男32例,女...
关键词:慢性病 浅表性胃炎 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未病”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10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会议暨中医治未病高层论坛 2012吴献红  出版年:2012
<正>'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渊源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以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