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花岗岩    流体包裹体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矿业类    核工程类    

被引量:17,678H指数:73WOS: 489 EI: 442 北大核心: 1,094 CSCD: 1,27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Ⅰ)——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 ( EI收录 SCI收录)
1
《岩石学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韩宝福 季建清 宋彪 陈立辉 张磊  出版年:2006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1CB409802)资助成果.
准噶尔是新疆北部古生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为特征,是中亚造山带中显生宙陆壳生长作用非常显著的地区之一。根据新近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并参考已经发表的锆石U-Pb年龄,本文重新...
关键词:晚古生代 后碰撞深成岩浆作用  大陆地壳生长 准噶尔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2
《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舒良树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634022;40572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创新项目(No.40221301)
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一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
关键词:华夏地块 加里东褶皱带  测年数据  构造演化  华南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3
《矿床地质》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陆建军  出版年: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1999CB40 3 2 0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0 13 2 0 10 )的资助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_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
关键词:地质学 中生代 燕山期 大规模成矿作用 岩石圈演化 华南  综述  
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分析
4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剑峰 陆建军 赖鸣远 林雨萍 濮巍  出版年:2003
 应用高分辨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33种微量元素的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25mg岩石样品在自制高压密闭溶样装置中,用1mL浓HF+0.5mL浓HNO3于190℃溶解,蒸干后用5mL30%(v/v)HNO3于140℃...
关键词:岩石样品 微量元素 等离子质谱分析  测定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5
《中国科学(D辑)》南京大学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培荣 华仁民 章邦桐 陆建军 范春方  出版年:2002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编号:G1999043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132010;49772110)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
关键词:燕山早期  后造山 花岗岩类 岩石学 地球动力学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 EI收录)
6
《岩石学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衍景 翟明国 蒋少涌  出版年:2009
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1;40425006)的资助
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前4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提出了镁铁质岩石容矿的热液铜镍-贵金属矿床、浅成作用的概念,将热液成矿系统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浅成热液三大系列;基于一批造山型银...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中央造山带 成矿作用 造山作用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 EI收录)
7
《地学前缘》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王德滋 沈渭洲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2 72 0 3 6 ;40 13 2 0 10 )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
关键词:花岗岩 ND同位素 地壳演化 中国东南部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 ( EI收录 SCI收录)
8
《岩石学报》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检生 肖娥 胡建 徐夕生 蒋少涌 李真  出版年:2008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22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313)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
关键词:高分异I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Nd-Hf同位素组成  岩石成因 福建北东沿海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9
《地球科学进展》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雪芬 陆现彩 张林晔 刘庆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质烃源岩中纳米孔隙的成岩演化特征及其排烃意义”(编号:40673041)和“泥质烃源岩中粘土矿物-典型油气分子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及其油气地质学意义”(编号:40973029)资助
页岩气是以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综述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页岩气成因、页岩的物质组成(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岩石含水...
关键词:页岩气 赋存形式 地质储量 粘土矿物 纳米孔隙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10
《中国科学(D辑)》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军 林锦富 姚军明 戚华文 张展适 顾晟彦  出版年:2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132010)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岩...
关键词:华南地区  花岗岩类 成矿系统 中生代 新生代 成矿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