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 《西北药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瓦伦西亚大学药理学部 崔鹤蓉 王睿林 郭文博 王鹏龙 马涛 李瑞生 贾天柱 何塞·路易斯·里奥斯 张振秋 雷海民 出版年: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6032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JYBZZ-XS063);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项目-岐黄团队(编号:2019-JYB-TD005)
- 目的了解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茯苓功效的提炼发展及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茯苓主要含三萜类和多糖类2种化合物,具有利尿、抗炎...
- 关键词:茯苓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2
- 《中国中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雪岩 王文全 魏胜利 李卫东 出版年:20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2328);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项目(20050026006);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SB2007FY020)
- 甘草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来源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溃疡、抗炎、解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抑郁、保肝、祛痰和增强记忆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三萜皂苷是甘...
- 关键词:甘草 三萜皂苷 黄酮 药理活性
- 关于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方法的探讨
- 3
- 《药物分析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 郭亚健 范莉 王晓强 张兰珍 出版年:2002
- 目的:探讨NaNO_2-Al(NO_3)_3-NaOH定量方法的专属性。方法:选用多种黄酮及非黄酮化合物,与NaNO_2、Al(NO_3)_3、NaOH试剂反应后测定400~700nm吸收曲线。结果:有些黄酮类物质在50...
- 关键词:比色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NaNO2-Al(NO3)3-NaOH
-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 4
-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清华大学化学系;湖北中医药大学 陈士林 郭宝林 张贵君 严铸云 罗光明 孙素琴 吴和珍 黄林芳 庞晓慧 陈建波 出版年: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130069);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2043)
-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
- 关键词:中药鉴定 分子鉴定 化学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 紫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5
-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詹志来 胡峻 刘谈 康利平 南铁贵 郭兰萍 出版年: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307)
- 该文全面综述了1966年以来紫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展,紫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萘醌类、单萜苯酚及苯醌类、酚酸及其盐类、生物碱类、脂肪族及酯类化合物,其药理活性主要有抑菌、抗炎、抗病毒、保肝、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等,...
- 关键词:紫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 中药枳实的研究进展
- 6
- 《中国中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张霄潇 李正勇 马玉玲 马双成 出版年:2015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9304307-002)
- 枳实Citrus aurantium L.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该文就近年来枳实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中药枳实资源丰富但种质...
- 关键词:枳实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
- 7
- 《药学学报》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臧宝霞 金鸣 司南 张彦 吴伟 朴永哲 出版年: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96 70 884 );北京市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及北京市高科技实验室课题资助项目
-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受体结合试验观察HSYA抑制 [3 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比浊法观察HSYA抑制PAF介导的...
- 关键词:拮抗作用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小板活化因子 红花 受体结合试验 血小板聚集 多型核白细胞聚集
-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8
- 《中草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张金华 邱俊娜 王路 张双 程发峰 刘斌 姜艳艳 出版年:2018
- 北京市教委共建科研基地建设项目
-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火明目、软坚散结的功效。夏枯草中主要含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甾醇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及糖类等成分,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消炎、免疫抑制、清除自由基...
- 关键词:夏枯草 萜类 酚酸类 黄酮类 降压 降糖 抗菌 消炎 免疫抑制
- 苦杏仁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9
- 《中医药导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赵玉升 胡杰 吴佳姝 赵琰 屈会化 出版年:2021
-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团队项目(2019-JYB-TD-001),项目名称:经典方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 梳理自汉代以来有关苦杏仁炮制方法的记载,对苦杏仁历代的净制与炮制方法进行总结。对苦杏仁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出苦杏仁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湿热法、干热法与去油制霜法,初步探索了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苦杏...
- 关键词:苦杏仁 炮制方法 炮制历史 现代炮制 质量控制 药理作用 综述
-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 10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魏璐雪 出版年:2001
- 关键词:儿科 病毒性疾病 抗病毒中药 辩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