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民族民间舞    舞蹈    中国古典舞    民间舞蹈    职业化教育    

研究学科:

被引量:220H指数:8北大核心: 33 CSSCI: 2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传承与学科定位
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系 赵铁春  出版年:2003
简要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育的历史,总结经验,提出建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理论,应研究原生态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的三个层面,研究教育发展的“三点一线”的框架。结合具体的教学建...
关键词:中国  民族民间舞 职业化教育 教师  教材  创作  当代建构  “一体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再思考
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潘志涛  出版年:2014
自北京舞蹈学院1987年成立中国民间舞系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成果斐然,形成了教、研、创、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的优良传统。本文从"恪守传统、凝炼升华"、"各方参与、共同建设"、"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三个方面对中国民族...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科建设 发展  
礼与闹: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
3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李卿  出版年:2015
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汉族民间舞蹈仪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阈限理论为基本视角,考察山东鼓子秧歌中的结构与反结构关系,通过对鼓子秧歌中组织结构、活动程序、表演场图、角色装扮及动态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它们都表现出以"礼"为核心的结构特征;其后,对春节作为阈限期对鼓子秧歌表演的影...
关键词:鼓子秧歌 阈限 结构与反结构  礼与闹  
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意义
4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赵铁春 王昕  出版年:2004
本文主要通过对“田野作业”的概念、一般性操作程序的解释以及对“田野作业”在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舞教材和创作素材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评定,说明“田野作业”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同时,对今天的民族民间舞...
关键词:田野作业 中国  民族民间舞蹈 采风 创作素材 操作程序  舞蹈教学 教材  
浅谈《扇舞丹青》中的文化意蕴——兼论中国书画与舞的同宗性
5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 金浩  出版年:2001
本文以《扇舞丹青》这个节目为入径,试图探寻古典舞蹈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视觉语言和深层内涵上,存在着的共通特性。以及所处整个中华大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照!文章结尾,想以召唤舞界同仁更多的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启示为根本...
关键词:丹青  中国书画 古典舞蹈 书画艺术  视觉语言 创作  文化意蕴 节目  中国传统  背景  
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6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靳苗苗  出版年:2020
"舞蹈剧目"是指具有特定情节或情绪的完整而独立的舞蹈作品的统称,即在舞蹈艺术中作品的名目。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是以一个个精美的"剧目"的形式留下其足迹的,它们既有自身独特的风格韵律,又代表着那一时期舞蹈艺...
关键词:舞蹈剧目  表演 人才培养  
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课的实践与思考
7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靳苗苗  出版年:2011
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课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该课程应如何授课,业内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也缺乏规范的教材。因此,不同艺术院校都是依据自身特点,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授课。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剧目 表演课
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自省
8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田露  出版年:2014
本文从我的创作经历出发,以彭松老师《舞蹈审美漫话》系列文章为理论依据,从"形神相依"、"象外之象"、"物一无文"、"化形留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创作  自省
试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发展
9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 金浩  出版年:2000
本文谈及技术技巧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它在发展中呈现地主要趋势和最新的一些此类学术信息、动态,之中还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和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认为,把握好舞蹈本体功能性与艺术性二者的关系,使古典舞的韵律与技术技巧相融...
关键词:会  对  精  绝  升华 技术身韵化  韵律与技术技巧相融合  
“专、纯、绝”与“博、纯、活”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设想及课程建设
10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赵铁春  出版年:2007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育的简要回顾,提出"专、纯、绝"与"博、纯、活"两个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设想;并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课程调整和设置。目的是供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深入探...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专  纯  绝”  “博  纯  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