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市民社会    领导权理论    本体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91H指数:5北大核心: 5 CSSCI: 6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重建“适度性”消费伦理观
1
《社会科学辑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王建辉  出版年:2003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盛行、发展中国家部分民众也在仿效追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它以“多买多用多扔”的生活方式和“多多益善”的价值观念为特征。消费主义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却给我...
关键词:消费主义 适度性  生态平衡 资源  
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
2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 王雨辰  出版年:2001
本文具体分析了葛兰西市民社会和领导权理论的内涵 ,指出葛兰西的这一理论既继承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传统 ,也是在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结合西方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市民社会 文化领导权理论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葛兰西  意大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新探
3
《商业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孙蓓  出版年:2004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在近几年内又一次成为热点问题 ,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商业批评 ,企业的大型化、国际化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发展密不可分。基于人类文明的进程 ,这一问题已是企业...
关键词:企业管理 社会责任 经济利益 市场经济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约束机制  
我们到底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兼答徐崇温先生
4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 王雨辰  出版年:2002
关键词:徐崇温  西方马克思主义 应当  是非  批评意见  马克思主义研究 客观性 先生  中国  理论观点  
略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生态维度
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 王建辉  出版年:2005
沿着改造、利用自然的单一理路,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反倒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陷入更深的人类生存困境。生态论意义上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自然生态资源力和人类社会劳动力的有机融合,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和适应、保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观 生态维度 环境资源 价值联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的若干当代哲学问题的梳理和论析
6
《江汉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王雨辰  出版年:2002
本文具体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异化、科学技术理性批判以及消费主义文化批判问题,分析了他们提出这些问题的背景、具体内容,指出了他们的这些理论对于发展唯物史观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突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异化 科学技术理性  消费主义文化
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集中展现——《〈伦理学原理〉批注》记读
7
《伦理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邓以新  出版年:2003
《<伦理学原理>批注》是青年毛泽东“修身课”、“哲学课”的学习体会和总结,其中关于强调伦理道德重在实践的观点,主张以事实论善恶、辨是非的观点,道德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的观点,道德、理想要坚持知、信、行相统一的观点等等,对我们...
关键词:毛泽东 伦理学原理 批注 现实意义  
科尔施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述评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王雨辰  出版年:2001
科尔施同卢卡奇一样,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23年,他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和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起,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他在该书中所阐述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西方理论...
关键词:庸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  资产阶级  历史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  科尔  马克思主义者
教育:区域经济趋同发展的内动力
9
《理论月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万健林  出版年:2003
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开发战略的反思发现:要实观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趋同,仅依靠政府的外部扶持是不够的,必须以更本质的内在力量--教育为推动力。(?)我国的教育由于受到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以及物质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还处于很...
关键词:教育 区域经济 趋同 内动力  
人追求超越的三种文化形式
10
《浙江学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研究所 肖建华  出版年:2001
艺术、宗教、哲学三种文化形式既是人追求超越的文化结果 ,又是人超越欲望的文化动力 ,艺术建立起一种不同日常经验的超越形式 ,宗教摆脱了对单纯“有”的执着 ,去拥抱“无” ,哲学超越经验、感性去追求本体和理性 ,三者都指向...
关键词:文化形式 经验  本体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艺术超越 宗教超越  哲学超越意义世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