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海水灌溉农业    渔港    海洋资源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38H指数:10WOS: 1 北大核心: 5 CSSCI: 1 CSCD: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理论思考
1
《港口经济》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出版年:2004
关键词:港城经济一体化战略  港口 城市建设 临港工业 中国  
海水灌溉农业的展望与对策
2
《农业现代化研究》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政策>;编号 79870 0 70
海水灌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新分支。缓解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压力的需要、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特殊的经济价值和为内陆盐碱荒地利用开辟道路的可能性 ,使得海水灌溉农业成为现代科技关注的一个焦点 ;而我国丰富的滩涂、海水和耐盐植物资...
关键词:海水灌溉农业 资源  环境  生态环境
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3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朱毓政  出版年:2004
运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生长的极核理论等 ,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经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 港口经济 经济学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
4
《科技导报》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张莉  出版年:2003
关键词:中国  海洋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需求  产业定位  产业规划  
海洋资源特性及其管理方式
5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陈万灵 郭守前  出版年:2002
海洋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具有多宜性、共享性 ,开发利用的兼容性和外部性 ,因此 ,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必须采取公共管理的方式 ;海洋公共管理正符合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外 ,必须采取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方...
关键词:海洋资源 管理方式  海洋管理 公共管理 特征特性  
论渔港经济区建设
6
《中国渔业经济》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出版年:2004
渔港经济区是—种以渔港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功能区。它为转产渔民的发展、渔业产业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聚集带形成提供了平台。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要统—规划,分类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领先,文化提升。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 三个代表  海洋经济  渔业经济 产业转移  渔民收入 文化产业  水产品加工业
湛江市滨海旅游业现状与发展措施
7
《资源开发与市场》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张莉  出版年:2003
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的部分内容。
湛江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发展滨海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者在详细分析湛江市的滨海旅游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客源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湛江滨海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湛江市滨海旅游业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湛江市  滨海旅游业 现状  发展措施  旅游资源开发 品牌战略  
海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讨
8
《海洋开发与管理》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陈万灵  出版年:2001
本文对海洋经济学的形成及其背景.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此为基础,运用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海洋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学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海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海洋经济学 体系  
论我国南珠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9
《中国渔业经济》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张莉  出版年:2001
在我国的珍珠产业中,南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南珠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落后、管理乏力、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南珠产业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南珠产业 中国  可持续发展 产品竞争力  
略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与南海海洋产业开发战略
10
《海洋开发与管理》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 朱坚真  出版年:2001
本文从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与南海海洋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战略高度,探讨了中国西部开放开发与南海海洋产业开放开发的关系,提出了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新思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西南  出海大通道 南海  海洋产业开发  战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