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钩沉    科幻创作    校史    苏童小说    科幻小说    

研究学科:

被引量:16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3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苏童小说的逃亡意识
1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闫兰娜  出版年:2004
对现实生活的恐惧是人类逃亡的动机,苏童描写了两种逃亡方式:消极的躲避与激烈的反抗,苏童通过这样的表述,使人类更清醒的认识现实存在,体现了苏童对人类生存的命名能力。
关键词:苏童  小说 逃亡 生存  
韩愈《南山诗》“或”字连用格出自《佛所行赞》说献疑
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娄博  出版年:2007
韩愈《南山诗》中连用五十一个"或"字,饶宗颐先生认为这一手法是受到了佛教文学的影响。本文通过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韩愈《南山诗》中"或"字连用格不一定是受了《佛所行赞》的影响。
关键词:韩愈  《南山诗》  “或”  佛教文学
孤独体验与情感缺席——论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3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闫兰娜  出版年:2005
苏童在其小说中深入探寻了人类生存的孤独状态,颠覆了亲情与爱情的内涵,在苏童看来,亲情与爱情所代表的不再是温暖与安慰,反而是造成人类孤独状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生命 孤独 情感
开满鲜花的田野:播种者费孝通
4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谢志浩  出版年:2005
关键词:费孝通  20世纪50年代  民族事务委员会  播种 鲜花 1949年  作业方式  知识分子  现实生活  人民政府  副委员长  全国人大  80年代  多元一体  现代型  行动者  副局长  国务院  统一体 作为  民盟 首长
墓田上诉:一项南宋民间诉讼类型的考察
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河北科技大学中文系 高楠 宋燕鹏  出版年:2009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802084)
根据争讼标的不同,南宋社会中与墓地相关的上诉案件可大致分为侵占坟地所致争讼、墓祭田争讼、围绕墓地林木的争讼和与典卖田地山林相关的墓田争讼四种情形。透过这些案件,可以初步认识南宋墓田争讼繁多的缘由,并进而把握南宋民间诉讼的...
关键词:南宋 墓田  上诉案件
科普巨擘 科幻传奇 研究先锋——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综述
6
《科普创作》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徐彦利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科幻新浪潮的话语形态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号:17YJA751035)
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力有多强,研究视域有多广,叶永烈或许能够刷新人们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成语'著作等身'常用来形容作家的高产,但多为溢美之词,鲜有人能真正达到。但将此词用在叶永烈身上,却还远远不够,200多本书共3000万字的...
关键词:科幻小说 叶永烈  科幻作品
清华校史钩沉(之八) 潘光旦:中和位育
7
《社会科学论坛》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谢志浩  出版年:2018
一 1967年6月1日,病重的潘光旦先生从积水潭医院回到中央民族学院家中,九天以后,在费孝通怀里溘然长逝。潘光旦先生既是费孝通的良师益友,又是反对暴政的战友,还是1957年的"难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流淌着乐观主义精...
关键词:潘光旦 钩沉 校史 清华  位育 中央民族学院  乐观主义精神 费孝通  
独步时代的孤寂——读许地山《铁鱼底鳃》
8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徐彦利  出版年:2014
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年中国科幻精品赏析"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KPS10
《铁鱼底鳃》是抗战后许地山第一篇小说,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篇小说。它没有早期小说的浪漫与宗教意味,反映了极具当下性的抗战主题,但与《春桃》《危巢坠简》等现实主义色彩较浓厚的作品相比,在细节上加入了大量科技想象,平添了许多科...
关键词:许地山 早期小说 鱼  孤寂 抗战后 现实主义  《春桃》
清华校史钩沉(之二) 费孝通:一位特别的清华研究生
9
《社会科学论坛》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谢志浩  出版年:2017
张冠生在费孝通先生身边做秘书,时间既久,耳濡目染,看待这位长者持有一种同情之了解,这是张冠生所著《费孝通传》的一大风格,体谅费孝通先生的难处,处处以费孝通先生为重,实乃可贵之处;《费孝通传》的不足之处也正在此,体谅的太多...
关键词:费孝通  研究生  清华  
《叩问大学》(之二) 大学:反思与重建
10
《社会科学论坛》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谢志浩  出版年:2017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乃西学东渐的结晶。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算起,历经百年风雨。以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先生为代表的教育家,古今贯通、中西汇通、文理融通,确立了蕴涵着“包容的理念、民主的体制、自由的文化”的现代大学...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 反思  现代大学精神 中国现代  西学东渐 中国大学  蔡元培  梅贻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