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南林学院法学院法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政治稳定    法治    道德    当代人    可持续发展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39H指数:3北大核心: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论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环境权
1
《林业经济问题》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周训芳  出版年:2000
中南林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
“可持续发展”理论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并拓展了传统的法律价值领域。对人类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是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人类环境权的主体是包括未来人在内的全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是将其作为形式主体。人类环境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 未来人  人类环境权  
论环境立法中的法律移植问题
2
《林业经济问题》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周训芳  出版年:2000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立法 ,主要是移植西方国家环境法。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实践表明 ,我国环境法制度主要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国际环境合作和国内环境法学者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法律移植后的最大问题是实施难的问题 ...
关键词:环境立法 法律移植 文化冲突 环境法 中国  
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
3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邓集文  出版年:2002
互联网络是负荷政治的 ,从政治后果的视角考察 ,互联网络淡化了公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削弱了民族国家政治文化的整合功能 ,网络行为的过度自由存在着引发政治失序的危机 ,对社会政治保存构成威胁 ;互联网络给民主政治带来了机...
关键词:互联网络 政治负荷  
政治稳定:转型时期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4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邓集文  出版年:2001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政治稳定。然而,在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其中比较突出的十个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  政治稳定 转型时期  制约因素  对策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5
《株洲工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邓集文  出版年:2001
从社会转型和政治稳定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 ,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十个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 政治稳定 制约因素  对策  
论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
6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周训芳  出版年:1999
依法治国的本质内涵在其价值层面。中国近代法律中蕴涵的道德是圣贤道德,与大众道德脱节,既造成了法律的虚设,又造成了道德的虚伪。法治道德需要大众化和非圣贤化。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应以人民的道德即大众道德为基础。
关键词:法治 道德 依法治国
我国破产整顿程序的缺陷及完善
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政法系;中南林学院法律系 胡充寒 李积庆  出版年:2001
一国破产整顿程序的结构直接影响其运作效果 ,程序的结构与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背后蕴含着立法者深刻的意图。我国破产整顿程序虽很不完备 ,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完善我国破产整顿程序立法中 ,理应把现代破产整顿程序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破产整顿程序  法律缺陷 法律完善 中国  破产法
论道德与法对立统一的理性基础
8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林学院法律系;湖南科技大学 欧祝平 黄卫东  出版年:2003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理性是道德和法的基础。现代西方的理性是形式理性,法和道德都是建立在形式理性基础之上的。实质理性不同于形式理性,形式理性是明晰的、是对唯一的普遍的形式的追求,而实质理性是模糊的,如对价值的追求产生价值...
关键词:道德 法律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法治 国家治理  
立法的科学性浅析
9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法学系 雷鑫  出版年:2003
 立法是立法者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法律调整的社会发展过程则是客观的,要使二者统一起来,就必须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以立法本身应当是一种科学活动。在我国,要实现合立法的科学性,最重要的就是使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立法  科学性  社会发展  针对性  权利 义务 立法体制  立法程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