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研究    花岗岩    北秦岭    方法论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53H指数:8WOS: 11 EI: 10 北大核心: 16 CSCD: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形成机制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1
《矿床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马振东 单光祥  出版年: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资助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铜(金)、铁资源的重要基地,其中多位一体铜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内特有的一类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表明: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床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也是该类矿床的主导控矿因素...
关键词:形成机制  长江中下游地区  铜矿床 地球化学
北秦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成因与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 EI收录)
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张宏飞 张本仁 骆庭川  出版年:199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事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蔡凹岩体和黄柏峪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或古岛孤环境,与古秦岭洋板块向北秦岭俯冲消减作用有关,属于Ⅰ型花岗岩,源岩来自于地幔派生物质;而德河岩体的形成可能是在板块俯冲作用早...
关键词:花岗岩 成因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南秦岭古生代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区域地壳活动性 ( EI收录)
3
《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匡耀求 张本仁 欧阳建平  出版年: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各类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地球物质化学运动的记录。深部岩石圈层次卷入地表地质作用的程度反映区域地壳的活动性。古生代南秦岭的区域地壳活动性在早古生代有增强的趋势,晚古生代则又逐渐减弱,以志留纪早期区域地壳活动性最强;空间上...
关键词:沉积岩 地球化学  地壳活动 南秦岭
地球化学的基本观念与方法论 ( EI收录)
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张本仁  出版年:1992
通过地球系统物质运动形式与性质的分析,得出了地球化学是一种研究地球物质运动中化学运动形式的学科的认识。提出和阐述了以下5个地球化学基本观念:地球化学系统的观念;地球物质化学的、力学的(构造的)和物理的运动相互制约、相互转...
关键词:地学哲学 地球化学基本观念  地球化学方法论  区域地球化学理论格架  
北秦岭丹凤—西峡地区古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及原因探讨 ( EI收录)
5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骆庭川 张宏飞 张本仁  出版年:19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号48970171)
丹凤—西峡一带的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均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早古生代时期秦岭古洋板块以商丹断裂带为主缝合带向北东方向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这些花岗岩类岩株和岩基在同种岩石类型和SiO_2含量相近的前提下,岩石中的...
关键词:花岗岩 成分  壳源物质  幔源物质
斑岩铜矿床中脉体形成的动力学
6
《地质论评》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高合明 於崇文 鲍征宇  出版年:19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303042)。
斑岩铜矿床中存在大量脉体,其形成与矿床的蚀变、尤其是成矿作用具有成因联系。本文应用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脉体形成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脉体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扩展速率以及长度、宽度、长宽比、流体压力与...
关键词:斑岩 铜矿床 脉体 蚀变 矿化  动力学
北秦岭灰池子花岗岩基成岩物质来源探讨
7
《矿物岩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张宏飞 骆庭川 张本仁  出版年:19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主要通过Nd,Sr和O同位素示踪研究,分析了灰池子花岗岩基的成岩物质来源,初步查明该岩体的岩浆源区由69%的地幔物质和31%的陆壳物质混合而成,属壳幔型花岗岩。
关键词:花岗岩 物质来源  同位素 成岩  岩基
地球科学中的一些科学思想与哲学观点 ( EI收录)
8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於崇文  出版年:1992
本文对地球科学中的一些科学思想与哲学观点进行了讨论,其中涉及的问题有:时间的不对称性和不可逆性;空间的物质性和时—空耦合;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状态的平衡性和非平衡性;作用机制的线性与非线性;结构的稳定性与不稳定...
关键词:不可逆  开放体系  非线性 无序  混沌 动力学  地球化学方法论  
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的物源及富集机制的地球化学研究
9
《矿床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马振东 李艳霞 单光祥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及邻区震旦系—早古生界内一些沉积叠加改造型锑-金矿床、银多金属矿床的物源及富集机制的地球化学研究认识到,在研究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时,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认识和思维模式上,而是应该从更大的时、空域,用地球化...
关键词:沉积叠加  改造型矿床  物源  地球化学 多金属矿床
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与矿山采矿历史的地球化学非线性响应
10
《地质通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谢淑云 鲍征宇 王秋潇 董志成 黄康俊 柯贤忠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02029);中国第三十九批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060390866)资助。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严重,采矿活动尤甚。对矿山环境的研究重要而迫切,特别是重金属元素污染,其首要问题是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能力和影响因素,归根结底是污染元素从污染源到外围区域的时空响应和时空结构。中国铜陵、铜绿山等众多金属矿山...
关键词:矿山采矿 矿山环境 重金属元素污染 时空结构  非线性响应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