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晚明    电影    隐喻    叙事    视觉意象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97H指数:8WOS: 1 北大核心: 18 CSSCI: 12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
1
《学术论坛》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汪振城  出版年:2005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握和合理...
关键词:视觉思维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审美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和路径抉择
2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何丽  出版年:2007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即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等,以...
关键词:创业教育 背景  发展路径  
论构建大学课堂教学互动式平台
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 万思 万泽民  出版年:2005
大学课堂教学是评价衡量教学质量高低优劣的重要平台,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课堂互动式平台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互动式平台的...
关键词:大学教育 课堂教学 互动式平台  
从“大众文化”到“媒介文化”:精英主义式微?
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汪振城  出版年:2006
从利维斯到威廉斯、霍尔、费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威廉斯对“文化”这一关键词的重新阐释,一方面,把文化的观念从体制化的传统封闭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鲜活而复杂的思想和体验;另一方面也表征着他们对传统精英主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 媒介文化 精英主义
电视文本的特性——约翰·菲斯克电视文本理论解读
5
《文艺争鸣》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汪振城  出版年:2007
在当代电视文本研究领域,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无疑是一位重要人物,他有着文学、传播学、符号学和文化学等跨学科的素养,在电视传媒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学界誉为当代“电视研究的重镇”。《解读电视》(与Jo...
关键词:电视文本 文本理论 解读  约翰  符号学理论  特性  电视研究 电视文化
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
6
《中州学刊》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汪振城  出版年:2005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的媒介形态由印刷媒介转变为影像媒介,当代媒介形态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向。转向后的当代文化主要是一种“非线性文本”文化,它又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影像文化。文化的转型也带来了文化主体审美活动的嬗变...
关键词:媒介变革 文化转向 线性文本  非线性文本  美感位移  
“大伦理”与“小道德”——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
7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 汪振城 钟丽茜  出版年:2007
道德与艺术的关系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问题。艺术史上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显示出超前于时代的伦理境界,造成一定的接受困难。现以著名电影《英国病人》为例,从影片呈现的“伦理”与“道德”的矛盾探讨解读这类作品的正确立场,主张艺术家应...
关键词:伦理 艺术 道德 人道主义
被封闭的女人——读勃朗宁的四首戏剧独白诗 ( SCI收录)
8
《外国文学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许淑芳  出版年:2006
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安德烈,裁缝之子”、“波菲利雅的情人”和“金发”中,都有一个被封闭、被压制、被缺席审判的女性;而在诗歌的结尾,这种封闭往往遭到了反抗和瓦解。正是封闭与反封闭的暗中较量形成了这些诗...
关键词:勃朗宁 戏剧独白诗  被封闭的女性  
论晚明戏曲演出的传播体系
9
《艺术百家》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聂付生  出版年:2005
通过大量的材料分析得知,晚明的戏曲演出有一套完善的传播体系,即以文人为传播主导、家班为传播主体、民间演出团体为补充的演出机制,而这种演出机制含有明显的大众化传播因素,主流文化都通过这种机制传播到相对封闭的民间。同时,在传...
关键词:晚明文人 戏曲演出 家班 传播  
“视觉审美批评”与现代中国电影艺术批评之建立
10
《当代电影》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薛峰  出版年:2011
本文以新史料为基础,观照较长时段的中国电影批评史与理论史,重新叩审刘呐鸥、穆时英在现代中国电影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上的创建与贡献。本文通过辨析刘呐鸥、穆时英的电影审美观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主流电影批评观念的不同,讨论他们...
关键词:视觉审美 电影艺术批评  刘呐鸥 穆时英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