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不朽    《典论·论文》    立言    立功    立德    

研究学科:

被引量:9H指数:2北大核心: 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再诠释
1
《中国文学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张振龙  出版年:2005
目前学术界对曹丕《典论.论文》中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内涵的理解存在着歧异,主要有六说。笔者从历史与《论文》的文本分析入手,认为曹丕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对传统立言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文论的形式...
关键词:曹丕  《典论·论文》 文章  立德 立功 立言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产生于汉代考
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王忠阁  出版年:2005
汉代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时期,戏剧的相对繁荣和“礼”与“乐”相冲突的学术氛围,促使了中国戏剧理论的产生。汉代戏剧理论主要体现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戏剧的讽谏与惩戒功能以及戏剧的娱乐功能之上。尽管它简单且不系统,但为后世戏剧理论...
关键词:中国  戏剧理论 汉代
中国戏剧观念的转变与曲唱理论的产生
3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王忠阁  出版年:2007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观念转变与曲唱理论产生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以表演为主的"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曲、舞在戏剧表演中成分增加了。对于"曲"演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反映了中国戏剧观念正于此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与这种...
关键词:戏剧观念 宋金时期 曲唱理论  
建安文人“为艺术而艺术”的本质内涵
4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张振龙  出版年:2005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4FWX007);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豫教高[2003]100号)。
对建安文人“为艺术而艺术”本质的理解,学术界还存在着分歧。考察“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说法的产生、演变、作用及鲁迅先生用“为艺术而艺术”来概括建安文学特征的具体背景,便可看出鲁迅先生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是指建安文人那种以...
关键词:建安文人 艺术 人的觉醒  文的自觉  
邺下文人集团内部交际活动及其特征
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张振龙  出版年:200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FWX007);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豫教高[2003]100号)
邺下文人集团时期,文人内部的交际活动展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征:具有了明显的组织性、娱乐性,与文学联系愈来愈紧密,活动日益频繁和密集,活动中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明显增加,群体性更加鲜明。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当时政治局势、文学之士的...
关键词:邺下文人集团  交际活动 三曹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