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学研究    小说    比较文学    司马迁    诗歌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886H指数:11北大核心: 133 CSSCI: 214 RDFYBKZL: 4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变则通 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
1
《文学评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屈雅君  出版年:1997
进入90年代中期,在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的大环境中,中国文艺理论界在以什么样的理论形态进入21世纪的思考中,开始了对新时期十余年理论喧嚣的反省.百年来西潮的涌入,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西方各...
关键词: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  研讨会综述  当代文论 变则通  理论形态  文学理论 文艺理论 现代汉语
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
2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韩宝育  出版年:2003
语言与人类意识有一种共生关系。人类意识内容的表达使以人声为媒介的语言符号得以形成 ,语言符号也在人类意识的表达中得到发展。然而在人类意识外化要求下产生的语言及其派生形式对人类意识的表达也有某种局限性 ,语言表达的人类意识...
关键词:人类意识  语言 表达  
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模式意义
3
《社会科学战线》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尚永亮  出版年:1997
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是中国文化史上反复出现的两大恒定主题,前者的结果一般使得耿介孤忠之士益发执著于现实;后者则导致沦落困境的文人往往走向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形成两种既相关联又相反对的意识倾向一执著意识与超越意识。作为这两大主...
关键词:《吊屈原赋》 意识倾向  感士不遇  贾谊  文化史 超越意识  政治理想 政治悲剧 《史记》  司马迁  
“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
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继超 高月丽  出版年:1998
“被”“把”同现句是汉语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句式,把它与“被”字句比较更有必要。从主语的定指性、全句施事受事的位置、谓语动词的性质、“被”的可替换性、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位置、全句宜用的人称主语的感情意义、相关句式的转换及移位等...
关键词:“被”字句  “把”字句  谓语动词 比较研究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5
《学术月刊》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屈雅君  出版年:1999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学科建设 妇女文学  女性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女性  批评实践  
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6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安710062 鱼浦江 铁生兰  出版年:2000
教师继续教育是建设师资队伍、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本文研究评析了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的各种模式及其利弊得失,以资借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
关键词:外国  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教育模式 高校 培训机构  在职学校  协同式
血泪哀歌 生死恋情——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
7
《江汉论坛》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尚永亮  出版年:1989
悼亡诗,顾名思义,就是哀悼亡者的诗篇。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非所有哀悼亡者的诗都可谓为“悼亡”。自晋代潘岳以《悼亡》为题写了三首追悼亡妻的诗作之后,“悼亡”二字似已约定俗成地成为丈夫哀悼亡妻诗作的专称,以致后人一见“悼亡...
关键词:悼亡诗 中国古代历史 丈夫  纳兰性德 生活中  妻子  表现方法  自然联想  数量  潘岳  
《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解字》
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党怀兴  出版年:1999
宋元之际学者戴侗的《六书故》引唐本《说文》以考释文字,明清以来治文字学的人又屡次转引以校《说文》,足见《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有其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六书故》共引唐本《说文》五十七条,引用各种资料逐一加以考述,以见其价...
关键词:说文解字 唐本  六书故  六书
论王安忆小说的叙述方式
9
《唐都学刊》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黎荔  出版年:1999
本文围绕王安忆小说的叙述方式的实质、原则和具体操作展开论述,指出王安忆小说是叙述艺术。
关键词:叙述方式  经验  理性  
《水浒传》: 一个文化整合的悲剧
1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冯文楼  出版年:1997
《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是一个远离国家权力中心和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边缘性区域,这一“边缘性”,使“梁山文化”具有某种民间文化的形态而富有“小传统”的特征。招安,说到底,即是主流意识形态对梁山文化的一种整合,是作为大传统代...
关键词:《水浒传》 民间文化 通俗文学 文化整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