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新闻事业    互动    媒介形态    《正红旗下》    学术前沿    

研究学科:

被引量:5H指数:1北大核心: 3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演变
1
《新闻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郝明工  出版年:2008
新闻事业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业,而媒介是进行新闻传播的手段,新闻事业的发展基于媒介形态的演变,两者之间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新闻事业 媒介形态 互动
老舍的民族身份与文学创作——以《正红旗下》为中心的考察
2
《满族研究》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王学振  出版年:2007
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使用情况,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有着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含义,因而老舍与很多作家一样具有双重民族身份:他是一个旗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老舍的民族身份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得异常突出:作为一个旗人,他的文...
关键词:老舍 民族身份 文学创作
陪都重庆文化与文学的战时性论略
3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郝明工  出版年:2006
随着重庆在抗战时期成为战时首都,“陪都”一词所蕴涵着的“副都”与“临时首都”的语义得到了统一,确立了陪都重庆文化与文学的战时性特征。
关键词:陪都 重庆文化与文学  战时性  
评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
4
《文学评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杨星映  出版年:2006
关键词:杜书瀛  消亡 学会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世纪80年代  文艺学学术史 学术前沿 文学典型 文艺美学 文学原理
试析鲁迅的“民主革命”观
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郝明工  出版年:2010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作为现代作家的鲁迅,首先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具有理想性的思考,初步形成其"民主革命"观;其次是这一思考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行了具有现实性的不断修正,以完成其"民主革命"观,并以此引导着民主与革命的中...
关键词:鲁迅  民主 革命  
网络新闻传播与舆论生成——从《史上最牛钉子户》看网络新闻的传播与效果
6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郝明工  出版年:2008
本文以《史上最牛钉子户》为例,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开放性,通过发挥其空前的传播优势,有助于舆论的迅速生成,从而有利于公民维权。
关键词:网络  新闻传播 舆论生成 效果  
“我自爱我的野草”——重读《野草》
7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 郝明工  出版年:2006
《野草》不仅将文本内涵由解剖自己扩张到解剖社会,意蕴的深刻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之中弥散,而且艺术表达也由诗的散文向着诗的杂文过渡,诗情的激烈在更为多样的抒发之中宣泄,从而达到了耐读与可读的一致性。特别是在《野草》中,诗情的咏...
关键词:《野草》  魅力  阅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