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服务    农牧交错带    黄土丘陵区    保护性耕作    指标体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632H指数:22WOS: 18 EI: 7 北大核心: 57 CSSCI: 9 CSCD: 7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以安塞县为例
1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高旺盛 董孝斌  出版年:2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资助。
论文以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其境内7种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持土壤(Es)、涵养水分(Ew)、固定CO2和释放O2(Ea)、维持营养物质循环(En)...
关键词: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 服务价值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贾伟 周怀平 解文艳 关春林 郜春花 石彦琴  出版年:200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2Z4311-0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31042)资助
通过对山西省寿阳长期定位试验田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测定和分析,探讨了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基本一致。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
关键词:长期施肥 褐土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有机无机肥配施
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
3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高旺盛  出版年:200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006BAD15B00)课题资助
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是泛指为了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而采取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土壤少耕免耕技术、农田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技术,其技术原理是达...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概念  原理  研究方向  
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
4
《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高旺盛 陈源泉 梁龙  出版年:200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D02A15)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重点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4R"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构建,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循环农业 基本原理  技术体系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 ( EI收录)
5
《地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孝斌 高旺盛 严茂超  出版年:2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案例,应用能值方法研究其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农户经济生产力及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力能值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经过20年的治理,初级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黄土高原 流域农业生态系统  生产力 沟壑区  
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6
《华北农学报》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贾伟 周怀平 解文艳 关春林 郜春花 石彦琴  出版年:200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2Z4311-0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31042)
通过对山西寿阳长期定位试验田0-20和20-40 cm的褐土土壤测定和分析,探讨了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下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从0-20 cm土层...
关键词:长期施肥  秸秆还田秋施肥  褐土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7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陈冬冬 高旺盛 陈源泉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508B20).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生态足迹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同时,对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出现了将生态足迹分析与物流能流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适用于宏观和微观尺度的各种方法,尤其是最近出...
关键词:生态足迹 综合法  成分法 投入产出法 展望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 EI收录)
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陈源泉 高旺盛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市场转化与决策模式研究"(30471010)
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而...
关键词: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足迹 生态评价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效应分析 ( EI收录)
9
《农业工程学报》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孝斌 高旺盛 严茂超  出版年: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G2000018607);区域农业协调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1BA508B24)资助
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该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概念,并对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的农牧系统耦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牧耦合效果不好,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结...
关键词:能值 农牧交错带 农牧系统耦合度  生态经济 华北地区  
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安塞县为例
10
《生态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陈源泉 高旺盛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010)~~
将传统GDP绿色化,也就是“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和探索的热点。从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进行绿色GDP核算,认为农业绿色GDP不仅包含传统的产品价值,还应包括农业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
关键词:农业产值 生态系统服务 绿色GDP 国民经济核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