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经》    《郑风》    情歌    生命    中原文化    

研究学科:

被引量:17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原文化与中华文明
1
《中华文化论坛》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6
中原文化内涵丰富而凝重,它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原文化以它的根性和绵延不断而区别、优越于其他地域文化。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原文化作为主体,才如此辉煌、历久不衰,永远矗立在世界文明之林。
关键词:中原  中原文化 中华文明
溱洧与郑风——《郑风》多为情歌的原因探析
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 刘玉娥 邵长河  出版年:2005
《诗经》中的《郑风》多为情歌 ,这与郑国地理、风俗有重大关系。溱、洧地处中原腹心 ,那里地势平坦 ,不仅土地肥沃 ,水源充足 ,适宜种植 ,而且道路辐辏 ,交通发达 ,经济繁荣 ,人民富足 ,风气开放。溱、洧两河交汇 ,...
关键词:溱洧  《诗经》 “郑风”  
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3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吴风池  出版年:2009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不但使到此讲学的二程丰富完善了理学思想,还培养了大批中坚人才,对理学尤其是二程学说的传播、宋代儒学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嵩阳书院 理学 地位  
创始农业 厚重生命——论炎帝精神
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 刘玉娥 邵长河  出版年:2006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大约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以解决时政,使生命得以延续;又品味百草,为民治病,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毅力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厚重。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珍视...
关键词:炎帝 农耕 氏族社会
娥皇、女英神话的文化渊源及原型意义
5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李晓风  出版年:2007
娥皇、女英神话故事具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即母神崇拜。娥皇、女英就是母神的化身,是最完美的女神形象,娥皇、女英的婚姻也是最完美的婚姻模式,并具有原型意义,对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民族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娥皇  女英 神话 母神崇拜  原型意义  
《郑风》、情歌与美女
6
《中华文化论坛》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8
《郑风》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地方民歌,十五国风中《郑风》21篇,篇幅居多,情歌多,美女多。《郑风》何以多情歌、多美女?推究其原因,则是富庶的经济与秀丽的山水自然美景以及优越的人文环境结合的结果。
关键词:《郑风》 情歌 美女
论尧舜治国方略及其历史贡献
7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4
尧舜是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注重时政,关心民生;恩威并施,依法治国;分工明确,量才使用。这一治国方略成效显著,因而被后世誉为圣王明君、政治典范。尧舜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一是制定历法,有利于发展农业...
关键词:尧  舜  治国方略 人民意识  历法 农业生产 洪水治理
郝经文论断想
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8
郝经为元代著名的史学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他自觉承继孔孟及宋代理学思想又有所开拓。主张"文为道用",认为理为文之本"理在法先",三代"无虚文",务在实用,反对浮华不实之风;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内游于心",提倡统治者读《诗...
关键词:郝经 文论 文学批评
《诗经》中的生命本真和普世情结
9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9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集,是周代社会的真实写照,蕴涵有生命的本真,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震撼力,《诗经》是来自黄土地的歌唱,是地地道道的母语,也是我们民族的鲜明徽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灵魂。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应是...
关键词:《诗经》 生命 本真 普世  情结
《诗经》中的处世方法
10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 刘玉娥  出版年:2006
《诗经》中的一些处世方法,如“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济有深步。深则厉,浅则揭”、“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等,对我们今...
关键词:《诗经》 处世 方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