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蒙古语    语言接触    哈尼语    蒙古族    双语教育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4H指数:4北大核心: 6 CSSCI: 9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维吾尔语词重音实验研究
1
《民族语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江海燕 刘岩 卢莉  出版年:20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无声调语言民族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批准号04CYY003);国家"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说汉语的中介语语音语料库"(CUN985-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了维吾尔语双音节词的音强、音长和音高等声学特征,发现大部分重音音节都表现出音长和音强的双重优势,音长差异大于音强差异,音节越多的词这一倾向越明显。实验还表明维吾尔语的音高与重音无关。
关键词:实验语音学 维吾尔语  词重音 双音节词 声学特征  音强 音长 音高
哈尼语的强调式施动句
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李泽然  出版年:2013
哈尼语没有被动态和被动句,但有强调式施动句。通过描写和分析哈尼语强调式施动句的语法标记、结构类型,揭示它的特点,同时探讨了其与汉语被动句的关系。
关键词:哈尼语 强调式  施动句  
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3
《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在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者的比例不到总人数的0.6%。1921-1936年间出生的70-85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从蒙古语向蒙古语和汉语双语过渡的时代;1938-1950年间出生的55-68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
关键词:蒙古族 喀喇沁  蒙古语 双语 语言转用
关于语言接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4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接触涉及面很广,需要从语言与语言竞争力、语言本质及语言选择、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民族发展、语言与国家政治等多重角度去反复认识。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语言接触 双语教育
喀喇沁蒙古族双语教育研究
5
《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08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2008年6月28日-30日汉城"第六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
语言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但语言文字的使用却深受国家制度的约束。特定语言在最大范围内的通行功能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便产生语言权威,体现在学校语言的选择及其安排顺序、国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上。语言文字教育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策...
关键词:语言接触 蒙古语 双语教育 喀喇沁  
哈尼语的述补结构
6
《民族语文》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李泽然  出版年:2011
哈尼语的述补结构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本文从语义关系和句法关系描写和分析哈尼语述补结构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述补结构 哈尼语 语法结构 句法关系 语义关系
喀喇沁地区蒙古语地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7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12
中国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喀喇沁地区蒙古语自然村地名按词义分类,可包括自然地理式、氏族人名式、职业分工式、聚落计户式等4种类型。自然地理式村名显示喀喇沁人以山地聚落为主;氏族人名式村名显示喀喇沁部由众多氏族融合而成;职业分工式村名显示喀喇沁地区曾...
关键词:蒙古语 喀喇沁  地名 社会会语言学  
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
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马云霞 宝玉柱  出版年:2013
在汉语中,有近百个身体行为动词都能够引申出言说义,在蒙古语中这类动词也有同样的表现。虽然这类词义演变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又有不同。本文从语义和结构的角度比较了两种语言中这类动词的成类引申。
关键词:语义学 词义引申 身体行为动词  言说义  
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及语言接触模式的影响
9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和语言接触模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平泉县移民开始早、规模大,蒙古族村落成为少数孤岛,在边缘孤岛中,蒙古语以蒙古族聚居的自然村为依托,不同程度地得以保存和传承。喀喇沁旗移民开始早,但受土地所有权限制,...
关键词:蒙古语 喀喇沁  语言接触 移民
喀喇沁探源—元代宿卫与哈剌赤
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 宝玉柱  出版年:2013
中国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BYY054)"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哈剌赤起源于钦察国,伯岳吾氏。元代形成钦察卫,身兼"近侍、宿卫、主湩"数职。其"近侍、宿卫"二职与鲜卑人的"曷剌真"相同。钦察卫是哈剌赤的本卫,但也有其他部落的成员参与其中。钦察卫的主要任务是镇戍和经营牧业,但也有一定规...
关键词:蒙古  喀喇沁  钦察卫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