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回鹘文    语言    彝语    出土    汉语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334H指数:17EI: 1 北大核心: 154 CSSCI: 146 CSCD: 1 RDFYBKZL: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
1
《满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王远新  出版年:1999
本文在阐述语言态度及其研究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人语言态度的共性特点、不同民族在语言态度开放程度上的差别,以及同一民族不同特点的语言人语言态度的差异。
关键词:语言态度 本族语 民族特征  普通话  少数民族语言  西南官话 多民族杂居区  文化程度  西部裕固语 汉语文
语言的生态环境
2
《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张公谨  出版年:2001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仅以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作为惟一的评判 标准。语言间的互补和共生构成了语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濒危语言同样具有不 可替代的价值。实践中推行和发展双语教育是改善语言生态环境的一个必要步骤。
关键词:语言 生态环境 双语教育 民族文化 方言
论裕固族的语言态度
3
《语言与翻译》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王远新  出版年:1999
关键词:裕固族 东部裕固语 西部裕固语 本族语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肃南县  转用汉语  民族关系  双语人
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
4
《中国藏学》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黄布凡 张明慧  出版年:1995
白马话是指白马人所讲的语言。白马人自称to^21 pu^53,又自称pe^53,pe^53也是他们对藏族的称呼,to^53 pu^53。这一自称源于河名,指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夺补河(涪江上游支流,平武县境内)流域。pe^5...
关键词:白马话  支属问题  藏语 共同语言 历史比较
论我国民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特点
5
《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王远新  出版年:2000
本文通过对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的个案调查研究,认为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1)双语现象的普遍性和双语使用的不对等性;(2)语言使用的层次性和功能互补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的类型转化特点,并对如...
关键词:民族杂居区 双语现象 中国  民族文化 方言
广东博罗、增城畲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保护濒危语言的重要途径
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王远新  出版年:2004
 本文依据实地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畲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而探讨畲语得以保留的原因。作者认为,畲族聚居地和家庭内部使用本族语是畲语得以保留的客观条件,畲族对母语的深厚感情和语...
关键词:畲族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濒危语言保护 畲族聚居地  广东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语料库的设计
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刘岩  出版年:2006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语料库的目的在于使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声音永久而系统地保存下来,并能使国内外语言学习、研究者方便地进行大规模语音资料的查询、检索和统计。语料库的特点和作用、工作步骤及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濒危语言 语音数据库
汉语儿化音的发生与发展──兼与李思敬先生商榷
8
《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季永海  出版年:1999
汉语儿化音的发生时代,历来存在着分歧,最为流行的观点是明代说。本文以元杂剧中的唱词和说白为主要材料,并证以元代其他著作,论证元代已有儿化音,反驳了明代说。论文在研究了宋代诸宫调和话本小说中的语言以及辽金元明清资料中的对音...
关键词:儿化音 元杂剧 《金瓶梅》 发生与发展  汉语 对音 充分条件  参照音  阿尔泰语系语言  《中原音韵》
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
9
《语言与翻译》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刘岩 李玲 倪娜 范丽君 陈华琴  出版年:2006
维吾尔族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偏误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运用语音实验和量化统计的方法,对“民考民”的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性质、类型、声学表现、难易顺序等进行考察。文中综合基频数据和语感两个方面将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声调...
关键词:维吾尔族 汉语 声调偏误 语音实验 学习方法  
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兼论话题与语序的关系
10
《民族语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胡素华  出版年:2004
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常常是移位或源生于句首而成,也用话题助词(话题标记)来标记话题结构。可以充当话题的结构有主语、宾语、状语。在复句中话题还可以是一个小分句。移位而成的话题会在原位留下回指代词。
关键词:彝语 话题结构  句法成分 复句 少数民族语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