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现象学    胡塞尔    哲学    儒家    儒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8,513H指数:27北大核心: 1,796 CSSCI: 2,033 RDFYBKZL: 32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吴重庆 张慧鹏  出版年:2018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从农民合作入手构建以乡村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项目批准号18VSJ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具有浓厚的城市中心主义色彩,乡村不是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而是作为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从属和依附于城市,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的去主体性还表现在农民的去组织...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 乡村主体性  乡村振兴战略  
“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
2
《学术前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中山大学哲学系 翟振明 彭晓芸  出版年:2016
人工智能话题,在经历多年沉寂之后,最近重新引起热议。基于"神经网络"构架的软件在机器学习能力方面的进展,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焦虑乃至恐惧。这是因为,"学习"能力原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机器难以胜任。如今突破了...
关键词: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  量子力学 物理主义 伦理困境 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的恢复
3
《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翟振明  出版年:2002
关键词:价值理性  经验主义 伦理学 人文主义 道德形而上学
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
4
《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翟振明  出版年:2001
关键词:对等性 空间框架  物理空间 虚拟实在  本体论 辩证唯物主义
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
5
《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立胜  出版年:2011
一、问题的提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最能体现儒家对人性理解的一个关键词,莫过于“恻隐之心”。因此,把握“侧隐之心”的深刻内涵,对我们理解儒家的人性论...
关键词:恻隐之心 “同感”  基调 同情  人性论 关键词  孟子  儒家
广义价值论
6
《中国社会科学》中山大学哲学系 张华夏  出版年:1998
本文认为,广义的价值概念来自系统(机体)的主体性,广义价值论的创始人是有机哲学家怀特海;系统哲学家们研究了系统论、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意义之后,提出了自然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等概念;生态哲学家则将这些概念运用于...
关键词:广义价值论 内在价值  工具价值  生态系统 自然价值 生态伦理学 生命系统 怀特海  系统哲学 价值概念  
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
7
《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李宗桂  出版年:1992
近年来,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中,如何看待“传统”,成为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的焦点。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用什么作为判断优秀文化传统的理论根据和现实价值标准?论者之间见仁见智,分歧甚大。与此紧密联系的是,在建设...
关键词: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 价值取向  价值观念  精神价值  理论根据  社会心理 民族凝聚力 价值标准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
8
《中国社会科学》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  出版年:2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成果。
在肯定传统哲学史学科意义的前提下,文章提出开拓新的中国哲学论域,即从叙事性较强的文本入手,尝试对经典做不以范畴研究为中心的哲学性探究,作为教科书思路的补充。作者分人、事、物三个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对不同的经验资料进行思想探...
关键词:中国  经典哲学 书写方式  “人”  “事”  “物”  
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9
《中国社会科学》中山大学哲学系 张华夏  出版年:2001
本文从系统主义价值哲学的观点出发 ,将价值看作事物的第三性质 ,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性质 ;承认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 ,并着重分析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的互斥互补关系及其模型。作者将这种观点运用于经济学 ,主张既承认边际...
关键词:经济学 主观价值论  客观价值论  劳动价值说  社会福利
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
10
《哲学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李宗桂  出版年:1994
关键词:人文精神  民族文化素质 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文化  “终极关怀”  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新儒家 中国特色  新人文精神 中国的人文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