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犯罪心理学    心理对策    警察    案例教学    腐败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5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警察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对策
1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刘建清  出版年:2006
警察心理问题与其职业的高风险紧密结合,也与个体面临的成长性、现实性的心理事件相互联系,是现代社会中对抗犯罪现象而伴随产生的消极性心理现象,其存在着普通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程度差异。在进行警察心理问题的心理学策略辅导时,应...
关键词:警察 警察心理问题  警察心理问题的治疗对策  
“强”的背后是“弱”——经济犯罪中的女性心理解读
2
《法律与生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马皑  出版年:2009
李群案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案件的主角是一位女性。但是,经济犯罪不仅发生在男性身上,同样会发生在女性身上。媒体和公众应该关注的是引发腐败的体制,而非具体犯罪人的性别。
关键词:经济犯罪 心理解读 女性 犯罪人 案件  腐败
犯罪心理学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刘建清  出版年:2012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与心理对策的应用性学科。面对我国当前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型教学法转化为以案件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品分析法、研究法与实践法为代表的灵活多样、联系司法实践而又直...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 教学法 案例教学 作品分析  
论犯罪心理学的价值范畴及其方法论
4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刘建清  出版年:2008
犯罪心理学作为刑事科学中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范畴体现为精神价值、实体价值与应用价值三个层次;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由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构成。本文旨在探讨精神价值与哲学方法论、实体价值与系统方法...
关键词:价值范畴  方法论 犯罪心理 犯罪对策
试析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与心理学整合趋势的一致性
5
第十三次全国法制心理会学术研讨会暨首次两岸四地刑事司法心理研讨会 2006王国芳  出版年:2006
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犯罪科学体系和心理科学体系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目标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犯罪人犯罪的原因,为刑事司法活动以及矫治罪犯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本文从分析心理科学的科学观的演变及两种文化的对立倾向...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 方法论体系 心理学整合趋势  刑事司法活动
论法的起源--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
6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2009马皑  出版年:2009
神创说、暴力说、契约说、发展说、合理管理说,是传统的法学理论对法的产生过程的假说,在法学家自上而下的思维图式中,法的出现只是一种群体或国家的选择,忽略了个体及其基因在法的产生过程中具有的价值。进化心理学复原了
关键词:法  进化心理学 生存与发展  合作  竞争  
罪犯释前心理分析
7
《中国监狱学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刘建清 刘占柱  出版年:2008
监狱是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的场所,罪犯由社会进入监狱,再由监狱重新回到社会,经历了改造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改造工作的开展各具特点。本文着重对罪犯出监前(后期)的心理和监狱在这一阶段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探讨,指...
关键词:罪犯释前心理  教育 机遇  
警惕熟人的黑手
8
《中国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谢晓 刘建清  出版年:2014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在40个儿童性侵害典型案例中,熟人作案高达八成。由于伪装性强,“熟人魔鬼”近在身边,却难以识破。
关键词:熟人 儿童性侵害  典型案例  法律援助 青少年 伪装性  
虚假供述的本质分析
9
《中国监狱学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刘建清  出版年:2008
虚假供述是指由供述者的特定需要而为的供述,即故意或无意中伪造供述。虚假供述可以划分为自愿型、依从型与内化型三大类。人们供认从未犯过的罪行,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原因,受制于差异性的强制条件及讯问策略。虚假供述的鉴别与克服,对于...
关键词:供述心理  虚假供述 压力  人格特质
“人性”泯灭探源
10
《民主与法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 马皑  出版年:2009
对夏克明等4人系列杀人案,我们很难以传统的思维方式解释为什么的问题。 确实.身家千万而毫无“人性”;有文化、有过干部经历,却没有道德与责任感;曾经负刑却又不惧刑罚;利用合作者赚取利益却又要夺去他们的生命……
关键词:“人性”  思维方式 杀人案 文化  责任感 合作者 道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