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城市化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8,443H指数:40北大核心: 434 CSSCI: 410 CSCD: 33 RDFYBKZL: 100
-
排序方式:
- 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 1
- 《中国软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出版年:2001
- 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城乡一 体化则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状况来反映。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质量还比较低 ,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9个超大城市没有一个进入高度现代化的行列...
-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 城市化
-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2
-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陈秀山 徐瑛 出版年:20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 :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系统与财政风险防范 ;项目批准号 :70 2 40 0 2
- 本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塞尔指标描述了区域差距变动状况 ;根据指标所显示的区域差距发展阶段性 ,利用四因素的区域差距影响因素框架 ,分阶段研究了不同时期区域差距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域差距的四因...
- 关键词:基尼系数 塞尔指标 中国 区域经济差距 人均GDP
-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 3
- 《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出版年:2002
- 本文在对索洛经济增长核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府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成果,对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动是TFP提高的重要原因;(2)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资本和...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增长 指标口径 经济结构 TFP 资本 技术 资本深化
- 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基于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
- 4
- 《管理世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张文彬 张理芃 张可云 出版年:2010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8AJY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资助
-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分权、政治集中的分权结构,利用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分析1998~2008年间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的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在1998~2002年间,环境规制强度的省际竞争以差别化策略为主,导致环...
- 关键词:环境规制 省际竞争 分权结构 空间计量
-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 5
- 《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不详 徐瑛 陈秀山 刘凤良 子璇(校对) 出版年:2006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博士生论文资助专项(ZZ0516);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首都经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2JAZ790014)的资助。
- 本文在分析索洛余值法缺陷的基础上,以新增长理论为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将产业结构变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计量模型,使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而利用新的...
- 关键词:技术进步 索洛余值法 资本空间集聚
-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
- 6
- 《城市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李丽萍 郭宝华 出版年:2006
-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基金项目(Z0005171040292)研究成果之一。
- 界定了宜居城市的概念,探讨了宜居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安全诸方面的内涵,剖析了宜居城市的环境系统,认为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提出宜居城市的七大判别标准——...
- 关键词:宜居城市 判别标准 发展规律
-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
- 7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出版年:2001
- 制度障碍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障碍之一 ,其作用具有明显的刚性 ;制度创新是释放城市化空间的重要路径。当前对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最大、最直接的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放开大中城市的户...
- 关键词:城市化 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制度障碍 制度创新 中国
-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
- 8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出版年:1999
- 工业化弱质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城市化滞后直接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扩张乏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乡镇企业素质难以提高,这又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中国跨世纪面对的重大课题,需要采...
- 关键词:城市化 经济根源 负面效应 对策 中国
-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 9
- 《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孙久文 丁鸿君 出版年:2012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10ZD&023)
-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
- 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分工
-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
- 10
- 《河北学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张可云 蔡之兵 出版年:2014
-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社会-空间统一体"的城市空间成长机理与治理研究--以厦门市为例>(51208444);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制转型背景下的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研究--以闽东南区域为例>(11YJCZH058)
- 2014年2月,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七点要求,标志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回顾京津冀地区1976年至2014年间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利用相关数据对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行对比...
-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一体化 制约因素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