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稻 选育 超级稻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被引量:5,455H指数:37WOS: 35 EI: 10 北大核心: 368 CSCD: 392
-
排序方式:
-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 1
- 《杂交水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出版年:1997
-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5)1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
-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 育种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 2
- 《杂交水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出版年:2001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方法 ,首先在马达加斯加提出和应用 ,取得了成倍的增产效果。近年来 ,在印尼、菲律宾等国以及我国都在进行试验 ,初步显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对SRI这一新的栽培体系的主要方面作...
- 关键词:水稻 强化栽培体系 SRI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 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 3
- 《杂交水稻》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邓华凤 何强 舒服 张武汉 杨飞 荆彦辉 东丽 谢辉 出版年:2006
-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11131)
- 系统回顾了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以促进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
- 关键词:杂交粳稻 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发展对策
- 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
- 4
- 《杂交水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邓启云 出版年:2005
- 国家"十五"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资助项目(2 0 0 4AA2 111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2 70 819)
- 以安农S -1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交、复交导入常菲 2 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 ,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 ,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
- 关键词:杂交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Y58S 适应性 超高产育种
- 杂交水稻选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 5
- 《中国稻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唐传道 出版年:1999
- 关键词:杂交水稻 选育 回顾 现状 展望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 6
- 《作物学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 廖伏明 周绅炉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出版年:1999
- 国家"九五"攻关重点项目杂交水稻育种材料;方法研究课题(96-002-02-02)资助.
-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
- 关键词: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水稻
-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 7
- 《杂交水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出版年:1996
-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5)选育高产亚种间杂交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应用育种艺术,克服各种障碍,将水稻亚种间强大的生物杂种优势协调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优势,特别是要把解...
- 关键词:水稻 亚种间杂交 杂交组合
-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 8
- 《中国农业科学》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刘建丰 袁隆平 邓启云 陈立云 蔡义东 出版年:2005
-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41021)
-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
- 关键词:超高产杂交稻 抽穗 冠层 光合特性 茎鞘 每穗粒数 群体光合速率 对照组 增加 比对
-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 9
- 《中国稻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出版年:2008
- 本文回顾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总结提出了形态改良、提高杂种优势水平、借助分子技术等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并对超级稻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超级稻 研究进展 技术路线 应用前景
-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 10
- 《杂交水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隆平 出版年:1996
-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如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些作物的产量。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
- 关键词:水稻 育种 增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