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后现代主义    短篇小说    英译    后现代主义小说    

研究学科:

被引量:490H指数:13WOS: 1 北大核心: 54 CSSCI: 48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
1
《外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张礼龙  出版年:1998
菲茨杰拉德是本世纪的美国重要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发表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用著名美国诗人、文学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的话说,“这是自詹姆斯以来小说艺术发展的第一步.”在小说中,故事叙述人及主要人...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菲茨杰拉德 现代美国  富兰克林  美国文学  小说叙述人  文学评论  小说艺术 积极意义  
《觉醒》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与解构
2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谷红丽  出版年:2002
《觉醒》是一部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的早期作品。它描绘了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传统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的过程。她短暂的一生是她女性主体意识的孕育、苏醒和成长的过程 ,而她的死则标志着...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 建构  解构
乔伊斯《死者》中的精神感悟和象征寓意
3
《外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詹树魁  出版年:1998
《都柏林人》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压轴篇《死者》所占篇幅最长,可以说是《都柏林人》的高潮和总结.它浸透着这位流亡欧洲大陆的年轻作家对自己苦难祖国的极大关注,也凝聚着对处于瘫痪状态下爱尔兰...
关键词:《死者》 詹姆斯·乔伊斯  精神感悟  《都柏林人》 象征主义手法 爱尔兰人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代主义小说 象征着  自我欺骗
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嬗变
4
《山东外语教学》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杨仁敬  出版年:2001
本文述美国后现代派小说从60年代初至今的两大段及其物点,主要小说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它们与现代派小说的系,并指出后现代主义使美国黑人文学、和亚裔文学从边缘走向中心,发出出了另一种不同的声音.随着美国社会的变化,后现代派小说...
关键词:美国  后现代派 嬗变
关注历史和政治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E.L.多克托罗
5
《外国文学》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杨仁敬  出版年:2001
E .L .多克托罗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派小说家 ,他对历史和政治的关注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小说里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为一体 ,独树一帜 ,影响深远 ,有助于读者了解 2 0世纪末美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新变...
关键词:关注  历史  政治 多克托罗  
美国拓荒时代的新女性——评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
6
《外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蔡春露  出版年:1998
本世纪初,美国文坛诸多小说家中,威拉·凯瑟以其富有西部草原风采的两部长篇小说——《啊,拓荒者》(1913)和《我的安东尼娅》(1918)著称于世,这两部小说描写19世纪欧洲移民开发美国西部的创业史,热情讴歌女性移民与大自...
关键词:威拉·凯瑟  安东尼娅  新女性 拓荒时代  拓荒者 拓荒女  男性叙述者  女主人公  女性移民 美国西部  
怪诞不怪 怪中寓真——评麦卡勒斯的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
7
《外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蔡春露  出版年:2002
20世纪美国著名的南方女小说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伤心咖啡店之歌》,借鉴“哥特式”风格 ,运用象征与表现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讲述了一个悖谬与悲剧的爱情故事 ,刻划了一组性格荒诞与精神扭曲的人物 ,从而生动有力地表现...
关键词:怪诞 荒诞 小说家 美国南方  悲剧  象征  爱情故事 反映  现代社会 精神  
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评莫里森《宠儿》的艺术手法
8
《当代外国文学》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王烺烺  出版年:2002
长篇小说《宠儿》是莫里森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力作,它表现了莫里森对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小说中碎片式叙述模式、多视角和内心独自等写作手法,显示出莫里森对业已进入美国主流文学传统的现代派以及后现代文学的继...
关键词:莫里森 主流文学 《宠儿》 黑人文化 后现代文学 魔幻  内心独白  爵士乐  传统  艺术  
读者是文本整体的一部分——评《最蓝的眼睛》的结构艺术
9
《外国文学研究》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杨仁敬  出版年:1998
《最蓝的眼睛》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70年问世后,一炮打响,震动文坛,奠定了莫里森作为当代美国一个最优秀的小说家的地位,也为她后来发表的四部长篇小说的成功铺平了道路.1993年,托妮·莫...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托妮·莫里森  结构艺术 万寿菊 蓝眼睛  叙述者  黑人妇女 长篇小说  小说文本 艾丽丝·沃克  
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10
《国外文学》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黑龙江冶金工业学校外语部 陈世丹 孟昭富  出版年:2003
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最后一幕》暴露了美国统治集团的荒谬与腐败、美国社会的混乱与疯狂。小说中黑色幽默、语言游戏 (包括语词歧义、悖论式的矛盾、非连续性 )和通俗化倾向等后现代主...
关键词:约瑟夫·海勒 美国  小说 后现代主义 艺术手法 《第二十二条军规》《最后一幕》  黑色幽默 语言游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