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乘佛教    《楞伽经》    教义    如来藏    人间佛教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3H指数:1北大核心: 4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1
《世界宗教研究》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刘泽亮  出版年:2005
《楞伽经》般若、唯识、真常三系统摄,实为一部小型的“佛教百科全书”。探讨《楞伽经》的人间佛教义趣,事实上是分析整个大乘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绝好的范本。本文从佛凡不二的心体论、转识成智的禅悟论、宗说俱通的传释论、不舍众生...
关键词:《楞伽经》 人间佛教 教义 大乘佛教 如来藏
以禅明道:李道纯道教思想的禅化倾向
2
《宗教学研究》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外语学院 刘泽亮 陈国卿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现《宗镜录具体》整理与研究”(19BZJ013)的阶段性成果
禅宗是佛教吸收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产物,而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的开展。如果说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道的禅化所形成的亦禅亦道的理论形态则是禅宗的进一步本土化。宋末元初道士李道纯通过以禅明道的方式,几近全盘借鉴禅家的言说与思...
关键词:李道纯  道的禅化  亦禅亦道  
论龙树《中论》的生死观
3
《宗教学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陈全新  出版年:2009
生死乃人生根本问题,龙树《中论》对其基本观点是"中道"生死观,相应地他还提出了"无生"、"果不从缘生"、生死如梦幻、生死"无本际"、生死即涅槃等命题,其生死观的理论根基是佛教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真理观,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
关键词:“中道”生死观  中论  龙树
永明延寿首倡“唯识二观”及其意义
4
《东南学术》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林亚桢  出版年:2013
观心是佛法修持的玄枢,是唐末、宋初之际著名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实践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寿创造性地首倡"唯识二观",即"唯心识观"与"真如实观",以"唯心识观"为观心之入门,以"真如实观"为观心之目标,在调和新旧译...
关键词:永明延寿 “唯识二观”  意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