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植物    栽培    种质资源    花粉形态    堇菜属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757H指数:13WOS: 34 EI: 1 北大核心: 21 CSCD: 3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甘草的利用研究进展
1
《草原与草坪》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张继 姚健 丁兰 郭守军 杨永利  出版年:2000
乌拉尔甘草、刺毛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刺果甘草等 5种甘草从资源分布及在医药、畜牧、食品、化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甘草 利用  资源分布 医药 畜牧业 食品 牧草
当归的研究进展
2
《中草药》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兰州市第十中学 马瑞君 王钦 陈学林 孙坤 张乐林  出版年:2002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NWNU-KJCXGC-0 2 );甘肃省环保局资助项目 (GH0 0 1-11)
对近年在当归植物学、药理学、栽培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一概述。就当归生地育苗。
关键词:当归 植物 药理用途  栽培
中国沙棘属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的研究
3
《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陈学林 马瑞君 孙坤 廉永善  出版年:2003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NWNU-KJCXGC-02)
沙棘属植物有7种11亚种,中国产7种7亚种,其中2种2亚种是近年发现的新分类群。因而,我国是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沙棘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沙棘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北等地的森林——草原(草甸)...
关键词:中国  沙棘属 种质资源 生境类型 开发利用  保护  
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
4
《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植化研究室 夏泉 肖培根 王立为 孔杰  出版年:1997
系统研究了余甘子的民族药学,介绍了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格局,化学组成以及近年来所开展的药理研究成果,并介绍了17个国家及民族在其医疗实践中对余甘子的传统使用。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药物,余甘子...
关键词:余甘子  地理分布 中药 化学组成
藜科植物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
5
《植物分类学报》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朱格麟  出版年:1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全球藜科植物共约130属150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半干旱及盐碱地区。它基本上是一个温带科,对亚热带和寒温带也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文分析了该科包含的11族的系统位置和分布式样,以及各个属的分布...
关键词:藜科 起源  分化 地理分布
相同条件下的5种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6
《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张继 杨永利  出版年:1997
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对同一生长环境下生长时间相同的5种甘草进行了甘草酸含量的分析、比较,并首次分析了采收时间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同时通过HPLC法对刺果甘草进行了甘草酸的定性分析。为甘草的质量评价、采收时间及种间鉴别...
关键词:甘草 甘草酸 质量评价  HPLC
沙棘属植物起源的研究
7
《甘肃科学(甘肃科学院学报)》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廉永善 陈学林  出版年:1991
中国科学院系统进化植物学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
本文采用分支分类学中同源性状状态分析方法,在对沙棘属的20个同源性状进行状态分析和计算各类群演化指数的基础上,找出沙棘属的原始类群——沙棘和柳叶沙棘;结合对沙棘属各类群植物的径度、纬度和海拔三度空间的地理分布研究,对沙棘...
关键词:植物 沙棘属 同源性状  原始类群
甘肃小陇山林区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演替的研究
8
《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 巨天珍 陈学林  出版年:1998
采用花粉孢子分析和14C测定年代的方法,来研究小陇山林区植被的历史演替。根据小陇山林区不同地点3个剖面的孢粉资料和14C数据,首次推断该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经历了3个演替阶段:距今7500-5000年,为以...
关键词:孢粉分析 古植被演替  植被型 甘肃  小陇山林区
子午岭中国沙棘亚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9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 孙坤 陈纹 马瑞君 陈学林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091);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工程(No.02);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子午岭中国沙棘3个亚居群在小地理范围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居群水平上,子午岭中国沙棘居群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8.88%,Nei's基因多样性...
关键词:中国沙棘 亚居群  遗传多样性  
沙棘的种下类型研究
10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廉永善 陈学林 王峰  出版年:1997
对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ubsp.sinensis)的性状变异进行了数量分析,发现在所分析过的性状中,以果实的形状、大小和色泽作为划分种下类型的依据是比较恰当和可行的;制定了种下类型划分的具体指标...
关键词:沙棘 种下类型  性状变异 物种形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