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第四纪    地缘政治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能源动力类    水利类    

被引量:342H指数:10WOS: 4 北大核心: 16 CSSCI: 14 CSCD: 14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
1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乐清市土地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张贵祥 黄凌云 刘彦随  出版年:2000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 。
关键词: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数学模型 土地经济学
泥河湾盆地虎头梁湖相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分析
2
《第四纪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夏正楷 韩军青  出版年: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1074;国家教育委员会博士点基金!9200150
本文作者之一曾于1993年报道过在泥河湾盆地虎头梁剖面发现的第四纪湖相叠层石,并根据测年数据和其中所含的藻类化石,认为它是末次间冰期的温暖期中藻类生命活动的产物。近年来,作者对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第四纪 湖相叠层石  生态环境
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研究新进展与方向
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郑宇 刘彦随 王玉华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100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IOG-B01-0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系统机理开放研究室青年专项研究基金课题
土地资源的短缺、质量退化与低效利用,已成为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决策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人地矛盾激化和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特殊的人文生态脆弱区,受到...
关键词:沿海地区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资源  
我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出
4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张宏武  出版年:2001
为了寻求 CO2 排出削减的途径 ,作为探讨其排出机制的第一步 ,本文分部门地推算了我国从 1 980年到 1 996年的各种能源消费所引起的 CO2 排出量 .结果表明 ,我国 CO2 排出的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分部...
关键词: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出  排出系数  地球温暖化 化石能源 排出机制  
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汾河流域地貌阶段性发育及成因分析
5
《地质力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胡小猛 傅建利 李有利 马志正 杨景春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0 0 710 16 )
汾河流域中系列断陷盆地在第四纪期间的阶段性演化历史一直不甚清楚。最近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 :在流域中的太原、临汾等几个构造盆地的周边地带 ,普遍发育了三级冲湖积台地。根据三级台地的沉积结构特征和利用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法、...
关键词:中更新世 汾河流域 地貌 阶段性发育  成因分析  冲湖积台地  黄土古土壤系列  古地磁法  TL测年法  
大国力量均势与东北亚格局
6
《世界地理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邵秀英 王国梁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9710 35 )
冷战后 ,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平衡格局打破 ,随着 2 1世纪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由欧洲大西洋岸转向西太平洋 ,东北亚更成为新世纪大国力量角逐 ,寻求新的平...
关键词:东北亚格局  安全战略  中国  政治经济格局  地缘政治
山区资源开发的互补转换理论
7
《山地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张爱国 张贵祥 马志正  出版年:1998
通过从结构与功能上对山区资源进行重新分类及相对优劣势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山区资源的“山区资源开发互补转换理论”.
关键词:软资源 功能类型  山区  互补转换理论  资源开发  
21世纪的“海洋破碎带”
8
《人文地理》烟台师范学院旅游文化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孙峰华 刘养洁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9710 35 )
本文简析了海洋的争夺史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2 1世纪的“海洋破碎带”。探析了“海洋破碎带”形成的七大因素 ,即 :①海洋霸权主义对海洋国际贸易通道的争夺 ;②国际间对海洋国土的争夺 ;③海洋生物资源的争...
关键词:21世纪  “海洋破碎带”  海洋意识 海洋国土
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研究进展
9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院水保所;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岩土所 张爱国 马志正 杨勤科 张平仓  出版年:20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国水土流失宏观分析与评价研究"( 99- 0 1- 0 5 )
本文以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测试和评价模型研究成果为基础 ,从影响土壤指标发生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土壤指标随土类的变化、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异规律、土壤指标对区域水蚀过程和形态的协同影响等角度对中国水土流失土壤因子的研究进展进...
关键词:土流失  土壤指标 主导因素  空间分异 中国  土壤因子 区域水蚀过程  
山西地堑系地裂缝发育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10
《水土保持研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杨景春 胡晓猛 李有利 马志正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01003)资助
研究了山西地堑系地裂缝的平面分布、剖面特征及其与断层、地下水变化和暴雨过程的关系,并讨论了地裂缝发育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山西地堑系的地裂缝有很强的方向性,与区域构造线走向一致,许多地裂缝向下与活动断层相通,它们的形成与构造...
关键词:地裂缝 黄土湿陷 水土流失 山西地堑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