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通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视阈    道学    补语    现代汉语    自我中心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6H指数:3北大核心: 5 CSSCI: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伊川击壤集》看邵雍的风月情怀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中文系 王利民  出版年:20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 0 5 10 0 -X90 0 0 1)
“风月情怀”是指一种与自然相契合的审美意识和诗化的生活作风 ,从其中包含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言 ,它又是与道合一的生命体验。欢乐之情是邵雍风月情怀的精神性内核和情感主导趋向。具体说来 ,邵雍的欢乐之情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即他...
关键词:邵雍  《伊川击壤集》  风月情怀  乐  
道学视阈的王维解读
2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中文系 王志清  出版年:2006
庄子的虚静精义已经深入王维的髓内,成为王维人生哲学的重要内核,并生成其主体精神自觉的行为实践。他失势趋静,得势亦趋静,其顺应自然而忘我物化的生命本色和精神状态,以庄之风度而作禅之体验的虚静状态,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并切换...
关键词:王维  道学视阎  虚静内核  空灵澄澈  
“美不自美”:中唐诗美的人化自然特征
3
《江淮论坛》南通大学中文系 王志清  出版年:2004
以“美不自美”对中唐诗美现象作总体把握,是中唐诗歌现象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美不自美”观,是中唐诗歌诸流派所共同遵守的一个审美原则。这种诗美观,充分体现了人类自我中心的意识,标志着儒家伦理诗观在中唐诗美学中的胜利。“美不...
关键词:中唐美学观  儒学振兴  人类自我中心观  形意失衡  
定、状、补语的特殊语义指向问题
4
《云梦学刊》南通大学中文系 刘柏林  出版年:2004
语义指向问题是语义研究的重点之一,汉语的定、状、补语的语义有指向其中心语和指向其他句子成分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语法角度讲,它是符合规范的;从修辞角度讲,它具有特殊的表述效果。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语义分析 语义指向
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比较研究
5
《文教资料》南通大学中文系 钱蓉  出版年:2012
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在取材、艺术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现代生活的插入四个方面上对鲁迅与芥川龙之介两人的历史小说作一比较,并分析两人创作上异同的形成原因,从而进一步解读历史小说这一文学样式。
关键词:鲁迅  芥川龙之介 历史小说 比较研究  
海外钱钟书文学研究的维度与启示
6
《文学评论》南通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靳新来 彭松  出版年:2010
作为中国现代一位学识精邃、才智卓异、著作弘博的卓然大家,钱钟书身上聚合着文化学术、社会政治、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内涵,呈现为一个蕴含丰富的文化体系,一个凝缩着宏远视景的精神符号,一个昭示着多向阐释可能的生命现象。正缘于钱钟...
关键词:钱钟书  多维度 文学研究 海外  中国现代  文化学术 社会政治 人文历史
论浅草—沉钟社创作中的主情主义倾向
7
《社会科学家》南通大学中文系 秦林芳  出版年:2004
作为在传统审美方式发生现代变革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浅草—沉钟社感应着时代变革的脉搏,强调文学创作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自然表现,对封建抑情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各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中,均以情感为表现中心,自觉追求抒情...
关键词:浅草-沉钟社  创作  主情主义  倾向  
“八月剥枣”之“剥”释字辨
8
《青海师专学报》南通大学中文系 连登岗  出版年:2007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段玉裁、朱骏声并释此“剥”为“扑”的假借字,今世学者多从之。此说不确。“剥枣”之“剥”释为“击”,应从“剥”之“剥裂”本义辗转引申得义,并非假借。
关键词:诗经 剥枣  释字  辨  
评董乃斌《文学史学原理研究》
9
《文学评论》南通大学中文系 王志清  出版年:2009
董乃斌教授主编的《文学史学原理研究》,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开创性著作,具有较高的理论品级和实用价值。董乃斌先生长期从事文学史写作和研究,有着多种文学“史”著主编和独撰的经历叫,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书写准备,实践与理论互...
关键词:文学史学 董乃斌  原理  文学史写作 实用价值  理论修养 开创性  生长期
艺术家创作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意识与无意识的有机交融
10
《广西社会科学》南通大学中文系;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丁富生 吴益群  出版年:2004
到目前为止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理论对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是否产生积极作用 ,学界尚存争议 ,不少人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的精神状态必须是清醒的、理智的 ,如果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是无意识的 ,就必然会陷入非理性主义...
关键词:创作思维 潜意识 艺术境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