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札记    九品中正制    刺史    汉代    魏晋南北朝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501H指数:11北大核心: 39 CSSCI: 62 RDFYBKZL: 1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秦汉邮传制度考略
1
《历史研究》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1985
所谓邮传制度,本质上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制度.关于邮传制度的零星记载,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有之.相传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不管这时的乘马、服牛被用于从事何种活动,但马、牛进入动力范畴,必为拉车、运输以及传递信息提供条件....
关键词:传递信息 邮传 居延汉简 后汉书 文书  秦汉时期 信息传递  我国古代  制度  传递方式  
国家创新体系:以色列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
《西亚非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倩红 刘洪洁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犹太通史"(15ZDB060);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犹太-中东史"创新团队(2013-CXT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色列以"创新的国度"闻名于世。近年来,以色列的创新竞争力在全球主要创新指数评估榜单中名列前茅,呈现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的要素与特征。以色列的创新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市场、人才与教育、创新产出与专利认证、政府体制与基础...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以色列  创新竞争力  创新型国家
秦汉的户籍制度
3
《求索》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1987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
关键词:户籍制度 名籍  居延 汉书  户口册  秦汉 商鞅变法 官府 市籍  傅律  
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
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2000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已部分整理发表。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 ,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简牍内容可证孙吴未奉魏国黄初年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有关记载符合历史事实。走马楼简牍中的建安纪年与《建康实录·太祖...
关键词:长沙走马楼简牍  孙吴  口钱 算赋 建安纪条  
试论尹湾汉墓出土《东海郡属县乡吏员定簿》的史料价值——读尹湾汉简札记之一
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1997
1993年出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汉墓中的简牍,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其中尤以“吏员定簿”简的史料价值最为突出。它不仅可以印证、补充和订正《汉书·地理志》和《续汉书·百官志》的有关记载,而且有助于认识汉代“亭”级机构的性质...
关键词:尹湾汉简 吏员定簿  汉墓
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
6
《文物》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2002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对秦王朝及西汉前期实行的赐爵制度的二十等爵的爵名与顺序有明确记载:“爵一级日公士,二上造,三簪衰,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
关键词:《二年律令》 西汉前期 赐爵制度  中国  官制 “卿”  “卿侯”  权益问题
魏晋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
7
《历史研究》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张旭华  出版年:1994
一、问题的提出 魏晋任官及其与乡品、官品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却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早在50年代,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就提出了“乡品与官品相差四品说”,主张中正品第与起家官品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且两者的对应差额为四品。如中...
关键词:起家官  魏晋时期 乡品  门阀士族 中正品第  对应关系  官品 九品中正制 高级士族  门阀制度
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状况看吏役制的形成与演变——读《嘉禾吏民田家莂》札记
8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2001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 ,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 ,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 ,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 ,认...
关键词:州吏  郡吏  县吏  军吏  诸吏  吏役制  徭役制度  魏  
魏晋南朝“送故”制度考略
9
《历史研究》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2000
“送故” ,本意是指官吏迁代时送别故官的一种礼仪。作为一种制度形成之后 ,逐渐成为各级官吏在法定俸禄之外获得财富与劳动力的一种方式。西汉时已有“送故迎新 ,交错道路”之现象 ,东汉时门生、故吏于举主多以馈送财物以示效忠 ...
关键词:送故  魏晋 南朝
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
10
《求索》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高敏  出版年:1985
我国史学界几乎一致承认,汉代统治者实行过以国有土地——“公田”(也称“官田”)租佃给农民耕种,从而收取地租——“假税”的“假民公田”制。按照这种看法,武帝时“诸稻田使者”及“左右内史”等主管的“稻田”;宣帝、元帝及至东汉...
关键词:假民公田  武帝 宣帝 假税  《汉书》 地租 假田  昭帝  田租 国有土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