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语    论辩    隐喻    语义    意向性    

研究学科:哲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123H指数:22WOS: 10 EI: 7 北大核心: 201 CSSCI: 210 CSCD: 30 RDFYBKZL: 2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认知的具身化
1
《科学学研究》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李恒威 盛晓明  出版年:2006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
关键词:认知科学  情境性 生成  具身化  内化理论 动力系统理论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
2
《哲学研究》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李恒威 黄华新  出版年:2006
关键词:认知科学  认知观 第二代  哲学认识论 人类知识 认识论问题 真理性 当代  智能  
“了_2”的行、知、言三域
3
《中国语文》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肖治野 沈家煊  出版年:2009
以往对句尾语气词"了2"的语义刻画存在过于繁杂和过于概括两种倾向,本文提出用"行、知、言"三域将"了2"的语义刻画为表示"新行态的出现"、"新知态的出现"和"新言态的出现",同时将"了1"的语义归入"行"域。三域的刻画框...
关键词:语气词 “了”  行域  知域  言域  
认知的具身观
4
《自然辩证法通讯》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李恒威 肖家燕  出版年:2006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
关键词:认知  具身的  意义  肉身 “第一代认知科学”“第二代认知科学”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
5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李恒威 王小潞 唐孝威  出版年:2008
国家创新基地"985"工程资助项目(205000811342)
在人的意识经验中,有一个"为我"的方面,即感受性的成分,这是认知意义的最初起源。为了探究认知意义的起源,我们必须扩展心智表征计算观念。脑—身体的神经系统不仅可以完成信息处理,在系统整体层面上,它还涌现出"为我"的感受性。...
关键词:表征  感受性 言语思维  情感-意动  思维水平 思维生成  思维表达
情境认知
6
《科学学研究》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盛晓明 李恒威  出版年:2007
人类的智能、认知和知识都有赖于我们和情境之间的作用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境性和具身性已成为认知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的重要的概念。情境认知是对立于认知主义的观念发展起来的,它有着哲学思想的深刻根源,而对当代情境认知...
关键词:情境认知 认知主义 意义  意向性 “生态效度”  解释学
隐喻表达与经济性原则
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黄华新 徐慈华  出版年: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4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
人们为什么频繁地使用隐喻,这是认知科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类行为的内在逻辑总是遵循“省力原则”,这一原则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就表现为表达的经济性。隐喻表达可分为隐喻式命名和隐喻式陈述:隐喻式命名虽然花费了命名者更多的精力...
关键词:隐喻式命名  隐喻式陈述  经济性原则  隐喻表达
自主计算概念模型与实现方法 ( EI收录)
8
《软件学报》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 廖备水 李石坚 姚远 高济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7731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Nos.20060400316,2006040103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No.2006CB303000;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C04~~
自主计算是一个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旨在通过"技术管理技术"的手段隐藏系统管理复杂性,建立用户可指导的、状态觉察的和自适应的计算机系统.目前,自主计算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系统而成热的理论体系.在阐明自主计算概念的基...
关键词:自主计算  策略  AGENT WEB服务 控制理论  
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9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陈文莉 夏扬 杨玺 叶芊 季相通 陈巍 袁逖飞 单春雷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85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850);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N2011-WS-100);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2029);江苏省卫生厅兴卫工程项目(XK20200903)
目的:揭示手动作观察训练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训练,要求患者观察操作物体的手动作视频(第1、3周),或者是观察不同物体的静态图片视频(第2周)。观察手动作视频或静...
关键词:脑卒中 失语症 手动作观察  训练  
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
10
《语言研究》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徐以中 杨亦鸣  出版年:2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1AYY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01J740001);江苏省"333二期工程"科研项目。
副词“都”有“元语”和“非元语”两种用法,即“都”的语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都”字句的歧义分析则需考虑到语用前提以及主观、客观等不同的层面。
关键词:副词 “都”  语用歧义 主观性 客观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