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乔治·爱略特    《飘》    叙事结构    家园意识    

研究学科:

被引量:60H指数:4WOS: 2 北大核心: 9 CSSCI: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乔治·爱略特对工业革命的反思
1
《外语与外语教学》浙江大学英语文学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58 丁光  出版年:2006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乔治·爱略特与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的成果之一。
F·R·利维斯把《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命运归咎于乔治·爱略特的稚嫩,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本文通过该小说中的背景、人物、故事情节,分析麦琪与周围的各种冲突以及她追求爱情所经历的痛苦,得出以下结论:麦琪的命运和追求...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反思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英语系 隋红升 扬怡人  出版年:2005
对《飘》的研究多从小说南北内战的历史背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人物的性格分析,以及南北方的文化冲突等等几个方面。更多的人把它当作一个爱情故事看待。家园意识是贯穿于全文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也使小说的...
关键词:家园意识 塔园  叙事结构
基督教的罪及其在悲剧中的表现
3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辉斌  出版年:2006
浙江大学大曙光计划资助(206000-584107)
基督教的罪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坏事,更主要是指以自由意志为动因、以骄傲为特征、以关系破裂为标志的行为。这些特点也是西方悲剧的本质特征。可见基督教的性恶论与悲剧有着内在的关联,难怪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占有特别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基督教 罪  悲剧
中国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总貌的量化研究
4
《东吴学术》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辉斌  出版年:2015
通过量化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二十世纪中国学人翻译了三万一千八百八十五册外国文学作品和一千五百八十册外国的文学研究著作,出版了二千三百九十一册本国人研究外国文学的著作,三者在六大洲的平均分布比例为:欧洲69.85%、北...
关键词:二十世纪  外国文学 翻译 评论  数量  
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之立场、方法和视野
5
《中国出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高奋  出版年:2013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的现状下,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在多种文化交锋、交流、交融的对话过程中,用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洞察、吸纳、消融和改写国外优秀...
关键词:文化成果 国外  借鉴  吸收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格局  对话过程  思维方式
霍加斯出版社与英国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
6
《中国出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高奋  出版年:2012
英国的霍加斯出版社(the Hogarth Press,1917~1987年),由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夫妇共同创建和经营。在前30年的出版历程中(...
关键词:英国作家 现代主义 出版社  弗吉尼亚.伍尔夫 T.S.艾略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风格 弗洛伊德  
古希腊文学中的“善” ( SCI收录)
7
《外国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辉斌  出版年:2005
古希腊文学非常重视对“善”的追求,但他们判断“善”的标准有些特殊:他们的“善”与“幸福”紧密相连,善良的人不会羞于谈论自己的利益,往往把“幸福”当作善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来追求;他们的“善”是一种功能,必须通过积极的行动体现...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 古代文学研究 “善”  个人利益  戏剧 弱势群体
文学想象的认知基础——论斯卡利的《由书而梦》
8
《当代外国文学》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辉斌  出版年:2008
斯卡利的《由书而梦》探讨了现实中的想象和文学中的想象的区别,认为想象出来的东西单薄而没有坚硬性,但作家往往让这样的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移动,以显示出后者的坚硬性,并产生触摸的感觉,使图像变得清晰;她还认为想象出来的物体缺乏...
关键词:伊莱恩·斯卡利  《由书而梦》  认知批评  想象  
吴兴华的莎士比亚研究
9
《汉语言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辉斌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外国戏剧研究史"(项目编号:11BWW042)的阶段性成果
吴兴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谈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并仔细比较了《威尼斯商人》和作为该剧原型的意大利故事,发现莎士比亚突出的是借贷资本家夏洛克和商业资本家安东尼奥的矛盾,整个剧本以这个冲突为核心,而非以种族矛...
关键词:吴兴华  莎士比亚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伊迪丝·华顿小说理论三原则解读
10
《外国文学研究》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语文学研究所 何小宝 高奋  出版年:2011
伊迪丝·华顿在美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地位重要但备受争议的作家,首位传记作家珀斯·卢伯克把她描写成畏惧理论探索的二流作家。本文通过对华顿夫人的理论专著《小说创作》、自传《回眸》、后人整理的伊迪丝·华顿评论文集、《华顿书信集》等...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小说理论 艺术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