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二十四诗品》    白族    叙事学    云南少数民族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115H指数:13WOS: 3 北大核心: 200 CSSCI: 220 RDFYBKZL: 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
1
《文学评论》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云南大学中文系 何明 洪颖  出版年:2006
从研究对象之被确定的“生成”维度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的对象应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其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态。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取向与研究立场在于将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日常生活化 学科对象  人类学研究  文化事象 文化语境  艺术活动 方法论原则 “生成”  两种文化
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
2
《文艺研究》云南大学中文系 薛富兴  出版年:1998
本文首先将意境明确地界定为关于中华民族古典艺术审美理想的范畴,并以此为核心具体考察了意境的历史演变、哲学内涵和空间结构。本文力图将范畴研究与具体的门类艺术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存在于诗歌、绘画和书法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古典...
关键词:意境 古典艺术审美理想  
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
3
《文艺研究》云南大学中文系 薛富兴  出版年:2001
本文指出,长期以来,受西方美学及自身传统影响,中国美学界存在着审美救世神话,而当代中国社会的两种文化转型——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及文化内部雅俗分化——才是理解中国当代审美的基本参照。唯此,包括新世纪在内的当代审美面临着一...
关键词:文化转型 当代审美 审美救世神话  自律 拓展  
论叙事作品中“视点”的意识形态层面
4
《文艺理论研究》云南大学中文系 谭君强  出版年:2004
20 0 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 :0 3BZW 0 0 2 )的阶段性成果
在叙事作品中 ,叙述者的视点决非一个纯粹的形式问题 ,它与意识形态层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视点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意义与价值判断在作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作品的价值意义以及读者对它的理解。二者之间...
关键词:叙述者 叙事作品 意识形态 纯粹 视点 价值意义  层面  理解  程度  形式  
再论中和之美
5
《文艺研究》云南大学中文系 张国庆  出版年:1999
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中和之美研究基本状况及其得失的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了作者早先提出的中和之美具有两种理论形态的观点。在文中 ,作者对于为何要将中和之美“一分为二” ,诗教何以也能称为中和之美以及两种中和之美的理论特征及异...
关键词:中和之美 温柔敦厚 诗教
《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
6
《文学评论》云南大学中文系 张国庆  出版年:2005
现代意义上的《二十四诗品》研究始于上世纪 2 0至 30年代 ,至今 70余年 ,约称“百年”。这一研究自上世纪 2 0年代至 50年代发展缓慢 ,在 6 0年代前期形成一个短暂的小高潮 ,在 6 0代后期至 70年代遭...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 遭遇  高潮  显学 前期  年代  研究述评  研究领域  
弃老型故事的类别和文化内涵
7
《民族文学研究》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李道和  出版年:2007
弃老型故事是着眼于弃老风俗的表现、成因及其向敬老风尚转变的民间故事。在前人基础上通过引录中国境内古今55例异文,把该型故事分为亚型A“智决难题型”和亚型B“换位触动型”2类4种;由此分析故事产生的时代、原因及其与祝寿、丧...
关键词:弃老  敬老 故事 风俗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叙事理论
8
《文学评论》云南大学中文系 谭君强  出版年:2003
本文主要论述了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叙述学从“经典”向“后经典”的发展变化 ,探讨了叙事理论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 ,试图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提出“审美文化叙述学”的构想。
关键词:文化研究 叙事理论 经典叙述学  后经典叙述学  审美文化叙述学  社会历史 精神心理 文化沉淀
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
9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云南大学中文系 刘婷  出版年:2002
彝族支系众多 ,分布较广 ,历史悠久。他们大部分都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 ,在艰苦的环境中 ,勤劳的彝族人民用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形成了一套适应生态环境的传统文化。笔者在对云南省可邑村和仙人洞村的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传统文化 自然生态 保护  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生态村”  彝族村寨 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
10
《民族艺术》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博士 黄静华  出版年:2008
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与应用开发》(01JAZJD850004)的研究成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是特定生活空间中的一种传承性生活文化,工艺主体代代相承的技艺知识、审美意识和观念信仰,以及在其指引下的制作行为是确保传统手工艺能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继续存留的关键性要素。少数民族传统...
关键词:传统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