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辉南县农业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管理要点    新农村    棚室蔬菜    施药    繁殖技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22H指数:3WOS: 1 北大核心: 3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迎红杜鹃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
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辉南县农业局;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长白山管理委员会资源处 杨丽娟 马立军 秦树林 于军 武耀祥 邵殿坤  出版年:201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C05)
以迎红杜鹃幼嫩枝芽为试材进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迎红杜鹃水培外植体表面用0.1%升汞消毒2 min、野外采回的当年生嫩枝外植体表面用0.1%升汞消毒5 min褐化/死亡率低、成活率高,效果最好。以当年生嫩枝为外植...
关键词:迎红杜鹃 繁殖 组织培养  
灰色局势决策在农作物区域布局中的应用
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吉林省辉南县农业局 佟欣宇 刘玉辉 周剑峰 崔立杰 贺晓春  出版年:1993
本文应用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对辉南县农作物区域布局进行了灰色局势决策,求得了最优局势,为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作物 区域布局  灰色局势  
水稻根系的作用及促根生长技术措施
3
《吉林农业(下半月)》辉南县农业局 王建辉  出版年:2013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地上部茎叶及果实的生长状态,而忽视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地上部茎叶及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必须是在根系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基础上实现的。根系生长强大,活力强,吸收水肥多,地上部生...
关键词:水稻根系 吸收机能  促根措施  
奶牛冬季管理要点
4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 于平 王辉宇  出版年:2007
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冬季养奶牛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关键词:冬季气温 奶牛 管理要点 饲养管理 青绿饲料 生长发育  产奶量
“吉珍牌”绿色稻米生产效益及生产实践
5
《北方水稻》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辉南县农业局 郭元军 孙亚琴 黄大海 郭志勇 班允清 王萍  出版年:2008
本文就吉林省辉农粳稻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吉珍牌"系列绿色优质稻米产业作法及技术生产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通过"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运作形式,开发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企业模式  绿色大米 产业化  生产技术实践  
“三清两建一公开”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剂
6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 李云武  出版年:2002
关键词:辉南县  村级债务 现状  成因  化解措施
水稻高产巧施肥
7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 于平 张岩  出版年:2011
1.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生育期中有两个需肥高峰:一是分蘖期,二是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前期供肥不足,分蘖小,叶瘦小,叶色黄,有效分蘖少。后期供肥不足,穗小籽少粒重低,影响产量。
关键词:水稻高产 施肥 水稻生育期 需肥规律  有效分蘖 分蘖期  孕穗期 穗形
培育特色产业 建设富裕新农村
8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利民培训中心 张磊 李鸿雁  出版年:2010
辉南县庆阳镇幅员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700口人,现有耕地42793亩。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镇情,围绕区域特点,确立了特色产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全镇形成了烟草、甜瓜、果树...
关键词:特色产业  新农村 培育  科学发展观 区域特点  玉米制种 辉南县  行政村
芹菜施肥技术
9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辉南县农广校 王丽敏 王建辉  出版年:2005
关键词:施肥技术 芹菜 需肥特点 地上部分  生长过程  细胞组织  叶面积  低品质  根系  养分  水分  土壤  作物  根群 肥力  分蘖  叶数 缺肥 空心  
蔬菜秧苗期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10
《吉林农业》辉南县农业局;辉南县农广校 王丽敏 王建辉  出版年:2005
蔬菜在早春育苗期间,除受病菌侵染而引发的病害外,还常因环境因素不利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也能引发一些生理性障碍而表现出种种异常现象,在苗期也较为普遍,严重的影响秧苗质量,如常见的有徒长、僵苗、沤根等现象.
关键词:蔬菜 秧苗期 生理性病害 防治  徒长现象 僵苗现象 沤根现象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