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企业    农产品贸易    经济发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54H指数:9北大核心: 83 CSSCI: 68 RDFYBKZL: 1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1
《中国农村经济》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 姚海华  出版年:2006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贸易紧密程度  中国  东北亚
FDI与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性实证分析
2
《商业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高然  出版年:2003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对外直接投资 (FDI)数额和直接投资累积存量的不断扩大 ,对当今各国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 ,FDI的大量流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FDI对我国对外贸易...
关键词:FDI 对外贸易 实证分析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关于入世后我国水果出口竞争力的思考
3
《国际贸易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张长梅  出版年:200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几种主要的出口水果,如苹果、梨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其平均价格仅为国际市场价的40%~70%。我国水果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廉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效率则需要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中国  水果贸易 入世 出口竞争力  竞争优势  劳动生产率 生成本  价格  水果业
美国贸易逆差原因探析
4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 彭福永  出版年:2005
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关键词:美国  贸易逆差 经济政策 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 资本流动
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
5
《浙江金融》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 张海东  出版年:1996
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张海东社会保险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加快社会保险改革,加速构建新的社会保险体系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保险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关键词:社会保险 保险基金 中国  风险管理
引进FDI的业绩与潜力: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
6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卢孔标  出版年:2004
本文运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分别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业绩指数看,中国引进FDI的业绩不断提高,东盟各国有所下降。从潜力指数看,在未来引进FDI的潜力和竞争力上,中国潜力较高,但落...
关键词:FDI 业绩指数 潜力指数  
东亚服务贸易的概况及其构成分析
7
《国际贸易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黄伟  出版年:2002
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中的亮点。近年来,东亚各国和地区在飞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运输、旅游等服务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关键词:服务贸易 概况  构成分析  东亚地区  发展  
比较优势与错位发展相结合的出口战略探析——试论以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建立中国出口的一项长期优势
8
《国际经贸探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兰宜生  出版年:2005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编导:04BJL055。
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依托着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国内市场的双重优势,与其他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我国出口的一项长期优势,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出口效益。
关键词:创新性  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优势  
新形势下我国应对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9
《经济问题探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 毕玉江  出版年:2005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03JB790031)。
随着后WTO 时代的到来,各国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非关税的贸易壁垒达到限制从外国进口的目的。世界各国形成了壁垒与反壁垒、规避与反规避不断交替上升出现的局面。本文着重分析了国际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壁垒 中国  对外贸易 贸易保护
入世后科技全球化的冲击及我国的对策
10
《国际贸易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刘方旭  出版年:2002
入世之后,国门大开,面对全球科技一体化的浪潮,我国现有的科技能力和科技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坚持开放,在开放中谋求发展;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争取主动,是我国应对科技全球化的基本方针。
关键词:入世 中国  经济全球化 高科技产业  对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