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水利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7,508H指数:64WOS: 395 EI: 302 北大核心: 2,126 CSSCI: 77 CSCD: 2,14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研究
1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学院 李玉山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行及区域分异规律研究"(49890330)资助。
论文从土壤水文学科视角来研究和分析黄土高原森林水文作用的两个重大问题, 即对总径流量和对地下水转化的影响。联系黄土高原与水循环有关的生态属性, 系统阐述了林地土壤下伏干层的发现、 分布、 水文性质及其生物学成因。重点分析...
关键词:黄土高原 水循环 森林水文学 径流量 地下水转化  生态属性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 ( EI收录)
2
《地理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金凯 王飞 韩剑桥 史尚渝 丁文斌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707);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6146KYSB2015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58)。
基于中国603个气象站的地表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GIMMS NDVI3g数据,采用变化趋势分析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82—2015年中国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应贡献...
关键词: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NDVI 残差分析  中国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
3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学院 杨文治  出版年:2001
论文在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分析基础上, 讨论了人工林系统的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燥化──土壤干层的形成与植树造林问题。
关键词:土壤水资源 土壤水文效应 土壤干层 植树造林 黄土高原 土壤水循环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
4
《水土保持通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王国梁 刘国彬 许明祥  出版年:2002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 (KZCX1- 0 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1860 6)
经过 2 0 a多的人工恢复和封禁措施 ,纸坊沟流域内的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影响 ,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表现为 ,在植被作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向土壤上层富集 ,但不同植被对养分的影响不同。从土...
关键词: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纸坊沟流域 土壤养分效应
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5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臧逸飞 郝明德 张丽琼 张昊青  出版年:20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C408)
研究长期小麦连作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以陕西长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碱液吸收法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长达26a不同施肥处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
关键词:长期连作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呼吸
城市绿化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滞尘能力的影响
6
《应用生态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王会霞 石辉 李秧秧  出版年:2010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5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0501-218)资助
以西安市21种常见绿化植物为对象,采用人工降尘方法测定植物叶片的最大滞尘量,研究植物叶片表面绒毛、润湿性、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1种供试植物叶片的最大滞尘量在0.8~38.6g·m-2,不同树种...
关键词:植物叶片 最大滞尘量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7
《西北植物学报》中国科学院 邹厚远 刘国彬 王晗生  出版年:200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部分研究内容
子午岭林区的北部 ,地貌上具有黄土丘陵沟壑的特点。该区植被的演替序列为 :从弃耕地先锋群落开始 ,经草本、灌木群落时期到早期森林群落山杨 (Populus davidiana)林或白桦 (Betula platyphyl...
关键词:子午岭北部  黄土丘陵地貌  植被演替 落叶栎林  
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8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科学院 山仑  出版年: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1170 8);陕西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6K0 2 G 18 0 1)
在分析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 ,就我国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进行了论述 ,认为保护性耕作、有限灌溉、遗传改良、化学调控是今后我国旱农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并对此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旱地农业 技术发展趋向  保护性耕作 有限灌溉 遗传改良  化学调控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 ( EI收录)
9
《水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  出版年: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 1170 8);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
通过对国外旱地农业成功经验和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回顾与现状分析 ,认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生产力为目标 ,在协调、优化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 农业用水 现状  发展方向  生物节水 中国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
10
《水土保持研究》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田卫堂 胡维银 李军 高照良  出版年:200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资助计划--“水土保持植被快速建造水力喷播技术研究”(KZCX1-10-4-1)资助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之长期以来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利用,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仍然面积大、分布广、流失严重,防治任务艰巨。同...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