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红楼梦》    悲剧    杜甫    《金瓶梅》    札记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306H指数:9北大核心: 60 CSSCI: 62 RDFYBKZL: 1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文心雕龙》审美范畴的佛教语源
1
《文学评论》西北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 普慧  出版年:2009
作者主持的200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汉魏六朝文学思想研究"(批号:04BZW008)的结项成果之一
《文心雕龙》有许多重要的术语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术语,或直接从佛教哲学中引入,保持其原有的语义,如般若、圆通、物色;或根据佛教原意又加以创造组合,形成既有佛教哲学基础又有文学审美功能的双重范畴,如性灵、体性;或原为...
关键词:《文心雕龙》 佛教哲学 审美范畴 语源学 文学领域 审美功能  哲学基础  发生学
文本的死亡与作品的复活——“新文本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方法意义
2
《文学评论》西北大学中文系 谷鹏飞  出版年:2014
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西方新文本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不单是学术界对经典文本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作根本反思的产物,它更有其深广的新文献学方法论与文学自律性观念基础。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媒介为源头,以文学的文本阐释为鹄的...
关键词:文本主义 文学观念 作品  20世纪80年代  意义  复活  死亡  文学批评理论
恼人最是戒珠圆——妙玉论
3
《红楼梦学刊》西北大学中文系 薛瑞生  出版年:1997
恼人最是戒珠圆——妙玉论薛瑞生《红楼梦》中有两个生活轨迹与性格轨迹完全相反的人物,这就是“红楼三玉”中的妙玉与“贾家四艳”中的惜春。妙玉是身在佛门,心向红尘,最后不得不走向红尘;惜春是身在红尘,心向佛门,最后不得不走向佛...
关键词:妙玉 大观园  曹雪芹  宝玉 《红楼梦》 邢岫烟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刘姥姥 十三韵  
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
4
《历史研究》西北大学中文系 李浩  出版年:1999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政坛上一极大事件,论者多矣。但牛李两派的分野究竟是缘于科举与门第之争、士庶之争、新旧之争、进步与落后之争,抑或是经术与辞章之争呢?因其历时既久,所关涉人物又多,故迄今为止,仍歧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唐史研究...
关键词:牛李党争 《旧唐书》 山东士族  《新唐书》 关陇集团  郡望 陈寅恪  李德裕  核心人物  隋唐史
论中国学术话语的当代建构——基于历史进程的视角
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中文系;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捷克查理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汉堡大学 普慧  出版年:2010
"学术话语"(Academy discourse)一般是指构成一种知识体系的语言文字形式的概念、术语、范畴和文段(text)。学术话语的建构历程反映了人类走向理性的过程。中国学术话语的建构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了...
关键词:学术话语 审美语言文化  学术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
苏绰文体改革新说
6
《文史哲》西北大学中文系 李浩  出版年:1999
苏绰文体改革的背景是大统改制。改制完成关中文化精神的整合,宪章《周官》则包含着文化认同与文化寻根。苏绰《大诰》是公文体即公翰的范本,并非一切文章或文学的模式。《大诰》、《六条诏书》及整个魏周文学虽然质朴古拙,但并非全是对...
关键词:苏绰 大统改制  文化寻根 公文体改革  大诰  
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
7
《文学评论》西北大学中文系 普慧  出版年:2007
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辨理论,其中的“论”是这一思辨理论的集中代表;中国东晋高僧慧远及齐梁崇佛文人刘勰从佛教和文学两方面对“论”作了深刻分析和阐述;魏晋玄学家在议论文的写作上借鉴了佛教“论”的思辨方式,东晋南...
关键词:议论文 佛教 中古 东晋南朝 “论”  魏晋玄学 思维方式  古文运动
“关中郡姓”辨析
8
《历史研究》西北大学中文系 李浩  出版年:2000
关键词:《新唐书》 中国  谱系学 士族制度  文化精神
李贺诗派及余波
9
《文学遗产》西北大学中文系 房日晰  出版年:2000
中唐时期,刘言史、庄南杰、李贺等形成一个独立的诗派,这一诗 派的核心人物是李贺。其诗的共同特点:一、重视乐府歌行的创作。二、在艺 术上独辟溪径:极富想象力与幻想力;用词怪异,下语狠重,喜欢翻空出奇; 诗的节奏迫促,意象跳...
关键词:李贺诗派  中唐时期 艺术特点 乐府歌行 意象
楚辞与楚舞
10
《古典文学知识》西北大学中文系 费秉勋  出版年:2000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高祖刘邦与戚夫人合谋,想废掉吕后之子刘盈,而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后因吕后得张良帮助,此事宣告失败。戚夫人因此懊丧、悲愁、恐惧而泣涕。刘邦为了使戚夫人排遣悲愁,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
关键词:楚辞 楚舞 汉高祖 刘邦  《史记·留侯世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