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佛教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佛教    观音信仰    观音    宗教    中国佛教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12H指数:6北大核心: 39 CSSCI: 40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30)
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典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不但是所有菩萨信仰中国化中最彻底的一种,也是整个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观音的身世、显化、灵感、道场等大乘佛教中最流行的几种观音信仰要素中,皆反映出印度佛教观音信仰传入中国...
关键词:大乘佛教 观音菩萨 中国化  
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
2
《哲学研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5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Buddhism and...
关键词:人间佛教 间性 超人 革新运动  太虚大师 发展动向  中国佛教 学术界  赵朴初 人生  实践  
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3
《企业经济》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徐慧茗 何昀  出版年:2019
江西省"十三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6YS27);2016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规划一般项目"大数据视域下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YG201614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
关键词:赣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
《人文杂志》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6
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聚合体,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各项事业都有重要影响。要认识这种影响就必须对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有准确的把握。本文把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解析为内在精神力量和外在社会力量,并分别对构成这两种力量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宗教力量  基本结构 和谐社会 心理属性 服务意识  
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
5
《世界宗教研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6
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涉及观音信仰起源的学术难题在整个国际和国内学术界还都没有解决。本文认为,观音信仰起源于自古相传在印度大陆南端海上解救“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宝马信仰,而最初的观音信仰形态正是建立...
关键词:观音 菩萨信仰 大乘佛教 印度  
宗教信仰对消费行为的十大影响
6
《中国宗教》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宗教信仰 消费行为  现代社会生活 人类社会 消费领域  
论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组织及其造像
7
《世界宗教研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陇南师专 崔峰  出版年:2011
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信仰十分盛行。通过对遗存的造像记分析,当时以邑和邑义为名称的民间佛教造像组织十分发达,其内部构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结构,规模也与地域性基层村社有关。这些组织主要以造像为目的,兼顾修建寺院、建义井、栽树...
关键词:北周 佛教组织 合邑  造像
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
8
《中国宗教》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7
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一旦形成便充当起宗教灵魂的角色,既主导着宗教文化本身的性质与演变,也塑造了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模式,推动或限制着宗...
关键词:宗教心理 社会和谐 文化体系 信仰基础 心理属性 宗教文化 相对稳定  关系模式  
中西方邪教的宗教性及其基本特征
9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李利安  出版年:2005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基金项目<中西方邪教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2JK022。
邪教与宗教相伴而生,彼此影响,并行发展。宗教性成为中西方所有邪教的一个突出特性。邪教是具有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社会现象。宗教性是邪教之所以称“教”的基础,而社会危害性则是邪教之所以称“邪”的关键。缺少了宗教性,邪教概...
关键词:邪教 宗教 宗教性
十二药叉信仰的组成及其中国化形态
10
《宗教学研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谢志斌  出版年:2018
西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YB17001)资助.
十二药叉出自《药师经》,是佛教最著名的药叉神。十二药叉信仰的组成既有名称、眷属、形象、咒语、手印、种子字等基本内容,以及十二药叉与药师佛十二大愿、本地身之关联等扩充部分,还有重视宗教实践的召请、供养、祈愿等仪轨部分。在十...
关键词:十二药叉  药师佛 药师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